考研備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2020-07-25     景雲人生

原標題:考研備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考研備考中,有很多的知識需要我們記憶。有的知識可以理解記憶、有的內容需要我們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特別是文科專業的考生有很多理論知識要記,因此這時候有個好的記憶力就格外重要了。如果你感覺自己的記憶力不太好,下面的方法你可以學習。

其實我們記過的東西會一直存在腦子裡,之所以記憶匱乏、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大腦的記憶提取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減弱。但是通過刻意的記憶提取訓練就可以幫助大腦重新回到當初記憶內容的時間和環境空間裡,再次重新記憶內容,起到鞏固複習的作用。我們大家在學習中常用到的複習、考試、背誦等方式都是記憶提取的方法,而且考試是最有效的記憶提取方法,沒有之一,因為在考試的時候,大腦被迫使從眾多記憶內容中通過辨析、記憶提取選出最正確的考試內容,這種刻意提取知識的行為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記憶力,所以建議大家在日常考研學習中要定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考試測試。

除此之外,我們在環境中可以幫助大腦記憶的方式還有以下四種:

一、多換幾個學習場所

很多人肯定都告訴大家要固定學習環境,才能踏踏實實的高效複習。其實這種方式對大腦來說除了會感到疲累之外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大腦也是需要新鮮感來刺激記憶中樞部位從而增強記憶力,在《如何學習》里,作者在書里提到了這麼一個實驗:三位心理學家招募了一些學生,讓他們學習一份有40個單詞的詞彙表,但是這些學生被分成兩組,一組在乾淨整潔的教室學習一次,休息一下,再去一間窄小凌亂的地下室學習一次,另一組學生原地不動,在乾淨整潔的教室學習兩次。然後,兩組學生都來到一間普通教室考試,這間教室不太凌亂但也沒那麼整潔,實驗人員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環境起到提示作用。考試的結果讓幾位心理學家很意外,40個單詞,在同一間教室學了兩次的學生平均能記起16個,換了房間學習兩次的學生平均能記起24個,只是變換了學習場所,記憶的提取能力竟然提高了40%。所以適當轉換學習場所,對記憶來說也是很好的幫助。這個不難實現,自己刻意選擇一些學習環境就可以了。本尼迪克特.凱里《如何學習》這本書很有意思,裡面提供的學習方法打破我們常規的定向思維學習法,而且有較嚴謹的科學依據,我也照著裡面的方法做過實驗,哈哈哈~~~有些方法還是有點用的。很有意思,有空的話,建議大家去看看,對高效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二、交替學習

這種學習方法大家應該不是很陌生吧。交替學習就是不要一味的學習一科,在一定時間裡可以合理的進行兩科或者三科的學習任務,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不同題型摻雜到一起,會迫使我們去分辨每道題屬於哪種類型,把題型跟我們已知的解題方法相匹配,才能找到解決方法。比如說,很多人都覺得應用題太難,就是因為應用題很少會明確指出應該用什麼概念,哪個方法來解題,總搞得人措手不及。這時候,交替學習的好處就凸顯了,它能讓我們的大腦準備好隨時面對意想不到的事,快速分辨出這種情況應該用什麼方法應對。

三、保證充足睡眠

其實睡前看一遍需要記憶的知識內容,晚上睡覺的時候大腦會在潛意識的夢裡進行回顧,可以說是白天學習的一種延續,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我給大家找了一個科學實驗的證據:2007年,哈佛大學主導了一項實驗,內容是通過一個「彩蛋遊戲」來檢測學生辨別「嵌套層級」的能力。研究員先讓學生在電腦螢幕上學習這些彩蛋,這些彩蛋上的圖案不一樣,有的是水紋圖案的,有的是珊瑚圖案的,螢幕上每次只顯示一對彩蛋以及這兩個彩蛋的層級關係,比如水紋彩蛋高於珊瑚彩蛋,珊瑚彩蛋高於羽毛彩蛋。最後,這些學生要給所有的彩蛋做一個層級排序,你可以理解為,給《權力的遊戲》里的人物畫一個關係圖譜。參與實驗的學生被分成兩組,一組晚上學習,睡過一覺第二天早上考試,被稱為「睡組」,另一組學生早上學習,晚上考試,被稱為「醒組」。我們直接說實驗結果:睡組對複雜層級關係的辨識正確率高達93%,醒組只有69%。24小時之後,兩個小組再次分別進行測試,睡組的正確率還是比醒組要高出35%。睡和不睡的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哈佛大學實驗小組的負責人馬修沃克對作者說:在睡眠狀態下,記憶的圖景會被拓寬,所以能「看到」更完整的景象,而且有證據顯示,這個記憶被拓寬的時間,就發生在快速眼動期,大腦在這個階段做了很多信息整理工作,深化和鞏固我們醒著的時候學到的技藝,換句話說,睡覺本身就是學習。所以睡前進行知識學習,第二天一早進行相對知識點考試檢測,是增強記憶力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但是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否則會適得其反。

四、定期複習和複習規律

這種記憶提取方式應該是大家說爛的了,但是複習也得有合理的複習周期規律,否則也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好的複習周期應該是每天複習當天學習內容(可以大略粗過一遍,讓大腦有個回顧途徑);第二天複習前一天的內容(相當於二次複習);每周複習本周的內容,這個時間應該是記憶力最薄弱的時間,建議抽半天時間複習一周的學習內容,再抽出兩個小時進行考試自測,這樣就知道自己到底哪裡掌握的不好,哪些知識點容易混淆。一定要在正式開始學習之前做好課前預習,最有效的課前預習方法是畫邏輯框架圖,一小節畫完,再畫一整章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XyGhXMBiuFnsJQV8X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