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融創以一座城,代言一座城

2020-08-14     光華樓評

原標題:在武漢,融創以一座城,代言一座城

一座濱江新城

三天前,中國「大半個汽車圈」會師武漢。

8月11日,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首次在漢舉辦,謀劃武漢萬億級汽車產業宏圖。這是疫情後國內汽車界舉辦的首個行業重量級論壇。

東風、一汽、北汽、蔚來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相聚江城,汽車界的大佬雲集。這次論壇的聯合主辦方之一,就是武漢經開區

前不久,在武漢經開區,東風發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這是武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一次突破,標誌著武漢汽車產業的全面復甦。

與往年相比,經開這位低調的「理工男」正高調走向台前。

01

上世紀90年代,這裡是一條漢陽縣郊的老國道,沿線崗地起伏,蒿草叢生,全是碎石、坡子、盪子、土路,沒有一絲工業文明的痕跡。

短短的30年間,曾經的318國道成為了世界級先進位造業大走廊。荒郊坡嶺已變成高樓林立的現代新城。

作為一位10多年區齡「老經開」,感覺它的發展很像上海浦東,見證了從無到有,從荒蕪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它是武漢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多年區域GDP蟬聯武漢榜首。

近30年時間,2萬多家企業聚集,20多萬產業工人。從一座獨立的汽車城,如今成為武漢的三大副城之一。

武漢最新城市規劃(點擊放大)

汽車產業,是武漢的第一大產業,也是武漢經濟的「壓艙石」。從2010年起,武漢汽車產業產值破1000億元,超越鋼鐵,成為武漢第一大產業。此後9年時間裡,一直蟬聯首位。今年上半年,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140萬輛,其中東風本田銷量超過30萬輛。

從經濟總量占比、產業能力與產業聚集、濱江區位、開放程度等角度說,經開區是武漢的「浦東」。未來將是長江經濟帶上一顆武漢明珠。

經開區政務中心與東風大道高架 圖源:王箏

從產業空間布局上看,以前經開區沿著東風大道布局。這條大道被稱為「千億大道」。經開區現有的主要經濟體量,均聚集於此。

在東風大道沿線,已無大規模土地儲備。於是,經開區提出沿江開發,打造長江沿岸科技新城發展帶。

在經開區,長江綿延72公里,形成了一個「S」形大灣。目前在這裡,布局有東風、吉利兩個百億級汽車項目與無人駕駛領先企業。未來,這裡將崛起「中國汽車灣」。

在汽車灣的核心,90平方公里的智慧生態城,是經開區沿江開發的主戰場,全面布局現代服務業,打造產業聚集高地、人口熱土、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

沿江效果圖

智慧生態城,規劃人口約20萬人,三分之二是生態綠地,三分之一只發展現代服務業。目前,區域累計總投資超過800億元。

位於智慧生態城核心的創新服務中心,預計將年內投入使用。這座區域地標,是區域的政務、辦公與孵化中心,地位相當於光谷中心城的新政務中心。

與光谷向東發展「科創走廊」類似,經開區將沿江往南發展。智慧生態城,是武漢下一個「光谷東」。

即將通車的地鐵16號線,將縮短經開永旺與智慧生態城的時間距離,4站地鐵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這一板塊是武漢少有的南向看江板塊。

02

去年之前,很少在媒體上看到經開智慧生態城。

今年4月8日武漢「解封」後,這座智慧生態城,因為融創,走進武漢人的視野。

在武漢的戰略布局中,融創在漢口、武昌、漢陽均有超過百萬方的城市綜合體。位於沙湖的武漢融創中心,在漢陽鐵廠的融創1890、在礄口宗關水廠的融創一江源等等,這些項目是融創的城市共建的城市共同體。

在經開區的智慧生態城,融創首次在武漢大規模造一座城市。從體量規模、功能布局、城市量級等角度,融創與首創合作的「武漢經開國際智慧生態城市」,是一座以「城市」命名的超級項目。

這是融創在武漢城市共建的高階產品形態。歷時兩年多時間,這個項目堅持「規劃先行,產城融合」。

規劃示意圖(點擊放大)

在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採用「產城游」一體規劃,融創將其劃分為三大主要功能板塊:智慧長江活力中心、產城融合創新區、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區。

其中在智慧長江活力中心,將規劃有融創中心、融創茂等組團;在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區,將規劃有融創文旅城、樂高主題樂園等組團。

沿江效果圖

對於融創華中來說,這個項目是首個「巨無霸」項目,產業業態多元、開發周期長、城市影響大。融創茂、融創文旅城等眾多業態,是首次計劃在武漢亮相。

03

一個月前,融創華中推出「2020產品力主張」的6大新生態,首次提到「九府宸院系·楚漢風」。

這款產品的首發之作,正是位於經開智慧生態城一線濱江的「融創·首創九派江山 一江賦」。它是這個超級項目的濱江首秀。

融創歷經17年的產品力積澱與文化探尋,擁有以桃花源系、雅頌繫、宜和山水系、九府宸院系等為代表的中式產品譜系。其中,九府宸院系,是融創的現代中式風格產品系。九府強調禮制,宸院則強調文人意境。

楚漢風產品,是融創對華中的楚漢文化進行溯源之後,提煉精華,融入到項目之中的再創作,以楚漢風韻為創作核心的現代中式產品。

項目研發團隊用近一年時間的前期文化溯源,走遍15座書院、12處傳統民居,16座寺廟,從銅鏡、石闕等文物中找到靈感,對建築設計方案做了近40輪推敲,最終繪製出「一江賦」。

楚漢文化溯源

這其中包括深耕華中20年的地域文化學者、湖南大學教授魏春雨,與楚風園林研究學者、華中農業大學景觀教授秦仁強。同時,浙江綠城建築設計與廣州觀己景觀分別擔綱項目的建築與景觀設計。

在建築形制上,「一江賦」再現楚漢風生活場景。在2.5的超低容積率下,規劃高層與疊拼組合業態。按照楚都紀南城的布局,東南角是項目價值高區,高層與疊拼之間,隔而不斷,並減少高層排數,增加城市空間的通透性。

在高層住宅的外觀上,融創對楚漢時期石闕的屋頂、牆身與基座,用現代建築語言演繹。比如,輕薄的金屬挑檐、中部橫向線條與基座加厚處理等。

高層外觀的創造過程示意圖

高層的外觀

對楚地岳陽樓的「層台累榭」設計元素提煉,形成疊拼的外觀:多重屋檐,橫向線條,長短結合,中部橫向展開,虛實結合,基台敦厚,脈絡分明。

疊墅外觀的創造過程示意圖

疊拼的外觀

在歸心架空層的設計上,取源於《漢宮春曉圖》,從中選取了作畫閱讀、弈棋觀畫等八大場景,將規劃會客區、茶藝與弈棋區等五大生活空間,創造了華中首個中式風格的歸心架空層。

歸心架空層效果圖

同時,在小區的園林景觀空間,規劃了品茗、登高等九趣生活場景。

《漢宮春曉圖》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中的生活場景

九趣生活場景之會客區「品茗」

在疊墅的歸家動線上,在入口門頭上提取楚高台元素,像嶽麓書院的大門一樣拾階而上。

拾階 效果圖

進門後用樹陣形成禮儀空間,與對景的片牆呼應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仰止 效果圖

在歸家的巷道里,在入戶大堂前,拾花鬥草,享受歸家的雅致。

植物巷道效果圖

在產品設計理念上,強調空間的精研。項目由日本的戶型精研與改造的網紅國際大師-本間貴史操刀,對室內的玄關、收納、社交廚房進行精研。

比如建面約118平米戶型的收納容量,相當於163個20寸的行李箱;135平米戶型,配置了社交廚房。家長在做飯時,可與餐桌上寫作業的孩子互動。書房與客廳連通,成為一家人的娛樂活動的橫廳空間。

[後記]

在武漢經開區,融創以一座城代言一座城。

這將為經開區的戰略升級,提供一個全新的區域平台;為智慧生態城,規劃了融創中心、融創茂、融創文旅城等多元化的業態,未來真正做到「產城人」的融合;為武漢向南擴容,預留一個完整的城市空間,創造一個世界級城市藍本。

「一江賦」,作為這個超級項目的濱江首秀,融創沒有複製自己的產品,而是在標準產品系下,提取楚漢文化精髓,為武漢造一個全新的楚漢風產品。

目前在經開區,擁有稀缺江景、湖景改善類住宅,處於「斷檔」狀態。「一江賦」,則正好順勢而生。

未來,從中國車都走向世界車都,當車都沿江區域「大開發」後,融創與首創聯合打造這座國際智慧生態城市,將成為世界車都的新中心。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Swx7nMBLq-Ct6CZEg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