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故事中的啟示

2019-08-02     武術人

武當派孔門功夫,由大冶縣道人嚴伏道長創立後,迅速在全國廣泛流傳。孔門宗師陳福山,與祝茂山、何雲山,在五十年代前,人稱「鄂南武林三座山」。馳名贛北、湘東北、鄂南(即幕阜丘陵地域)幾十年。

1965年,我師從武當派孔門宗師祝茂山(當時85歲,享壽96)習拳和修煉內功地盤功、天盤功,以及骨傷科醫術。並得到師叔何雲山(當時83歲,享壽93)的全心指授。祝師當年給我們講述了很多武林故事。

祝師之祖父祝步升,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中武進士,《大冶縣誌》有記載。祝師說:祖父中武進士後,接著再參選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祖父意氣洋洋,奪魁之志溢於言表。考期到,武科場上,道光皇帝面南坐在北面的觀考台上,兩旁列坐文武百官。考生則在南面列隊等待叫號。這時,從科場的側門推進一隻大鐵籠,裡面裝著一隻大猛虎。原來,此次選狀元的考試項目乃降虎。

主考官叫了十幾個號,都無人敢上前應試。祝師之祖父祝步升也不敢上前。後來,讓考生自己報名。當看到上前降虎的考生並不怎麼費勁就將老虎制伏了,都感到有點後悔。

其實,一名武功高手降伏一隻老虎,並不是非常難的事。關鍵是在膽量上。歷代武學高人都注意膽量的訓練,也就是心理素質的訓練。吾師劉理航為武當全真教龍門派純陽門二十二代唯一傳人,現年95歲,技擊經驗豐富。常教導我們說,碰到高手,要打雄心壯志。並且秘傳一部訓練心理的內功,也是強調心理素質的重要。

武當派孔門宗師陳福山(1866—1949年,壽83),身形矮敦,身高約160米左右。武功極精,已入化境,行路如蹦跳,打人無影,威名遠播,至今還被人傳頌。祝師幼年即受祖父親傳,功成後,又師從陳福山老師。故講述陳福山師父的武打故事最多。

福山師父60多歲的時候,在大冶縣浮屠街授武。這裡與陽新交界,武風盛行,名師高手眾多。陳師授武,風聲很大,來訪者甚多。有一號稱「八百力」的人,身高180米以上,力大無窮,能抱動八百斤重的大石磙;也頗通武功。很多武林教師都敗在他的手下。得知福山師來此授武,特意尋來。那天,福山師剛好在鎮上的小茶館喝茶。

「八百力」問誰是陳師父。有人告訴說,坐在里角的一位便是。「八百力」見福山師是個身材矮小的老頭,就笑嘻嘻地說:「啊!是這樣的。我一隻手舉一個,不走三里路,就算我沒有說。」這時旁邊想看熱鬧的人也都添油加醋。「八百力」更來勁,堅決要比一比。福山師心裡也直冒火,很想教訓他一番。就略帶謙遜地說:「我老了,這屋裡窄,免得摔壞了我這把老骨頭。我們到門外寬地試試,行嗎?」

「八百力」忙說:「好!好!」這時看熱鬧的人更多了,他們來到門口的場地上,福山師問:「怎麼比,換錘子打,行嗎?」「八百力」說:「你是教師,做了桶子(硬氣功),不怕打。我不跟你換錘子打。」

換錘子打的意思是,你站著不動,讓我打幾拳頭,踢幾腳。然後我站著不動,讓你打幾拳頭,踢幾腳。

福山師又問:「那走游手行嗎?」「八百力」說:「你們是教武的,走慣了游手。我不跟你來這個。我們還是來搶手。」福山師父說:「那好。誰先上?」「八百力」說:「你是師父,得讓我先上。」「八百力」一個竄襠造錘。福山師身形一晃,抓住其背,向前丟出三四米;還沒落地,又一箭步上前抓住,反丟過來,又一箭步跟過來,將其抓住,橫放地上。四周看熱鬧的人都驚呆了。

「八百力」也呆了很久,才從地上爬起來,跪在福山師父跟前,連叩三個響頭,說:「師父真好功夫!我要來拜師。」

福山師父比武這件事本身沒有什麼了不得。但是,它卻告訴我們,中國武術,至少是民間武術,過去是怎樣比武的。

一、換錘子打,是比功力。

二、走游手,各門派都有走游手的方法。這是練武的人都必須熟練的功夫。現在各類推手,也近似於走游手。

三、搶手,即散手,是自由打法。你怎麼來,我怎麼去,不講級別,不講門派,各人發揮其長。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散打。

中國武功包括了套路、單操動作,以及各類內功功法。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千真萬確的經驗之談。如果練套路、單操動作,配以合理的氣法,效果就大不一樣。所以,中國散打,要特別加強內氣內功的修煉。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練硬氣功只能挨打,身子很笨,不靈活,影響散打效果。其實,散打如果不練內功,很難達到高水平。上乘硬氣功,都是修煉內氣內功,練到一定階段,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內氣內勁硬氣功練到一定階段,不僅僅是挨打,挨打只是低級階段的作用,高級階段都能練出一種神奇的內力和反應力。某些站樁功,配以合理的氣法勁法,也是練這種反應力。只是有的沒有練內氣內勁硬氣功那麼快。我所見到的和從師的一些高齡武學明師,都注重內功的修煉。特別是他們的硬氣功的內氣內勁都修煉得很深厚。他們的技擊水平都藉助於內功型硬氣功的修為。(文:皮治洪)

【道長簡介】劉理航,原名劉定國,武術家,道教文化學者。生於1902年5月25日(清朝光緒年間),武昌北沙人氏,初學外家拳,後來拜全真教龍門派武當純陽門第二十一代傳人王至道道長為師,虔誠事事,精心悟道,深受師祖喜愛,於是得武當純陽拳技秘傳,成為武當派一代宗師。1984年劉理航始將武當道內單線秘傳的呂祖純陽門武功展露於世人,與武當太乙五行拳傳人金子詜等武當名宿出山報出武當家門,抨擊「武當無拳」論說,遂立宏願,將一身道學武功歸還於武當。劉理航還著作豐富,他系統整理了武當龍門派太極拳,武當玄功拳等武術技法。2002年5月,劉理航二度重遊武當山,與武當玉虛宮百歲坤道李誠玉同議昔日修道之事,交流傳道之新法,同年10月,仙逝於湖北漢口,享年101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QmhXWwBUcHTFCnfHR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