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會讓一個人受益終生,文明素養對於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而言,更是一種潛在力量。垃圾分類現在已在全國各地倡導推行,作為居民,我們也應該自覺樹立起生態環保的意識,自覺摒棄陋習,逐步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致馬山縣廣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全縣廣大居民朋友:
您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明顯提升。但是,我們也面臨著資源消耗、浪費甚至枯竭、環境污染造成生活環境惡化的威脅。因此,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涉及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各個方面的民心工程,需要廣大市民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為此,我們向全縣廣大居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1.樹立綠色消費、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主動學習、積極分享垃圾分類新知識,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儘量一物多用,節約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資源;提倡「光碟行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及過度包裝的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購物袋或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堅決做到從源頭控制和減少垃圾產量,實現減量收集。
2.緊跟時代潮流,學習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全面了解垃圾四分類(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標準和規範,認識各種顏色垃圾桶的標誌含義和所投放的不同類別的垃圾。廣泛宣傳、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帶動身邊的親人、鄰居、朋友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杜絕亂投亂放,抵制隨意丟棄等各類不文明行為。
3.立即行動起來, 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家庭、社區做起、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將家中產生的生活垃圾按有關規定和指引進行正確分類、準確投放,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行為習慣和文明風尚,從而形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垃圾分類對於我們而言是一件大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後代的崇高事業。請居民朋友立即行動起來,從正確分類、投放、處理垃圾開始,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好習慣、新時尚,共同為建設宜居宜游新馬山貢獻力量,為我們馬山·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增光添彩!
衷心感謝您和家人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理解、參與和支持!
01
可回收物:
包括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廢舊紙張、塑料、玻璃、金屬、橡膠輪胎、舊針織品等。
02
廚餘垃圾:
指家庭產生的有機易腐垃圾,包括食品交易、製作過程中廢棄的剩餘的食物。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骼內臟、瓜果皮核渣、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03
有害垃圾:
有指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主要包括廢螢光燈管、廢水銀產品、廢電池、廢殺蟲劑瓶罐、廢油漆桶、農藥、過期藥品、化妝品及電子產品等。
04
其他垃圾:
指除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廢棄的衛生紙、面巾紙、餐巾紙、煙蒂、陶瓷製品、清掃渣土和、廢舊電器等大件垃圾及各種被污染的廢棄物等。
大家行動起來
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共築美麗家園
來源:馬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版權聲明:凡本公眾號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