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麗琳:一位有遠見的母親,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2019-07-07     吃文學

當年在上海灘,有這樣一位充滿傳奇性的母親,我們先來看一下她的子女們:

周少麟,麟派京劇傳人

周采茨,香港娛樂圈鼎鼎有名的「茨姑」。一手捧紅了兩位超級巨星——張學友和張國榮

周采蘊,解放初期聖約翰大學的校花,兼有商人和作家雙重身份

周采芹,英國皇家戲劇學院首位華裔女院士,首位007邦女郎

周英華,有「華裔廚神」之稱,也是頂級收藏家

看到這兒,只能說別人家的孩子是優秀一個,兩個、三個的已經算是稀罕了,這一家子可倒好,個頂個的優秀,這背後得有著什麼樣的父母啊......

01、

說起周氏一族的當家人——周信芳,並不是什麼顯赫的人物,不僅不顯赫,連中等都算不上,他是一個戲子,可謂是地位低下。

儘管他身份卑微,桃花運卻不賴。只在一次演出的過程中,上海灘的首席名媛竟一眼相中了他。這個令無數男人魂牽夢縈的姑娘,名叫裘麗琳,是個不折不扣的富家女。

她的父親裘仰山是商界巨亨,兼有謙和茶莊、致和錢莊兩處產業。可以說裘姑娘享過的福,是周信芳想都不敢想,甚至想也想不到的。

要錢有錢,要顏有顏的裘麗琳,什麼場所沒去過,什麼名流沒見過,只要有她的地方,就少不了男人們含情脈脈的目光。

而她卻視這些為糞土,專心致志的學習,主修英文。

如此一位光彩照人的佳媛,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別說是下嫁戲子了,就算是全世界最完美的男子,也別想輕易過了丈母娘和老丈人的關。

果不其然,一聽女兒要嫁給戲子,裘家父母急眼了,父母急起來,說的話都一樣,全天下的好男人死光了?你非得嫁給他,想都別想,除非我死了。

威脅還不過癮,囚禁才解氣,看你能去哪兒。

就這樣,一道門將這對苦命鴛鴦隔開了。他們會向不善的命運、強勢的家庭妥協嗎?從周氏後輩的能耐勁兒來看,答案已然呼之欲出了,不會!

怎麼個不會法呢?這個過程也是夠傳奇的。

02、

一貫是不走尋常路的裘姑娘,這次來了個私奔。私奔不稀奇,搞出這種事情的不在少數。而她稀奇就稀奇在,她選擇了穿著睡衣和拖鞋,踏上了私奔的長路,同她的情郎,一氣兒奔到了蘇州。

這一奔不要緊,轟動了上海灘,各大頭條爭相報道,搶占頭條,一時間獵奇的標題比比皆是。

至於整個過程都發生了什麼,他們是說服了父母,還是同家裡人決裂,我們如今已無從得知,總之這對鴛鴦終歸是走到了一起。

好不容易得來的幸福,還有什麼比珍惜更重要呢?如果有,那就是再多珍惜一點兒。

詩人奧登有句話寫的極好,若深情不能對等,願愛的更多的人是我。顯然這段關係如果想在柳暗花明之後,繼續明亮下去,裘姑娘所要面對的,將是同過去,作完全的告別。

而聰慧的她,適應環境的能力超乎丈夫的想像。很快,她就和「嬌小姐」分道揚鑣了,宛如新生的她,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是幹練和豪氣。

周信芳一向木訥,又自視清高,這樣的性格免不得要吃虧。為了護丈夫周全,她帶槍隨周一起演出,替周向戲院老闆討要應得的收入。

甚至在他得罪了漢奸吳世寶,險些喪命時,昔日的裘小姐,今朝的裘俠女,開始求助多方關係,周旋在各種人際間,終於救出了周信芳。

或許眾人皆不解,她何苦要下嫁戲子,但她心知肚明,正是周信芳的質樸、真誠,和一腔愛國情懷、一顆忠於藝術之心,令她為之傾倒。

03、

周信芳與梅蘭芳之名,是不折不扣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麟派創始人。儘管他為人低調、深沉,卻是體貼入微,暖男一枚。從他給子女們起的名字,便可看到他的殷切期盼。

長女采藻、次女采蘊、三女采芹、長子敖菊(後改名:少麟)、次子英華、小女兒采茨,這些詩意的名字,皆出自《詩經》,含義深刻,企願無限。

如此不善言辭,卻又滿滿愛意之人,裘麗琳又怎會不懂他。她只想全心輔佐他,讓他安心於藝術的殿堂里求索。

或許在外人看來,裘麗琳似乎更多的是「誰說女子不如男」的勇謀,而實際里,她亦有「女為悅己者容」的柔情和嬌羞。

他們彼此時而如親人,時而如朋友,時而似愛人,時而似情人,這種和諧的關係,便是楊絳先生所言的,最好的夫妻關係。

身為「多面手」的裘麗琳,理財上也是一把好手。精明的她,不僅幫丈夫還清了外債,還買了一套花園洋房,又送孩子們去最好的學校,這才有了後來我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1947年,周家長女周采藻,最先去了美國讀書,之後就定居在了東部的馬里蘭州。

1953年,16歲的周采芹和13歲的周英華,先後去了英國讀書。

1959年,如今的「茨姑」,也踏上了前往香港的火車。

這之後,思念兒女們的裘麗琳,要麼寫信,要麼親自趕往各地,她要讓孩子們知道,這根親情的線,永遠不會斷。

許是他們的心胸里,始終燃燒著繼承而來的藝術之火,這一團團烈火,早晚是要點燃的,而一旦被點燃,它們所散發出的能量,便是不容小覷的。

04、

幾個孩子中,若論誰更優秀,當真是很難分個高下。

來到英國的周采芹,憑藉《蘇絲黃的世界》,讓英國戲劇界愛上了這張東方面孔。也因為「蘇絲黃」這個角色,一時間將中國的旗袍,推上了國際時尚的舞台。

倫敦街頭的女孩們,開始嘗試黑長直的頭髮和杏仁眼。威爾斯劇院的燈箱廣告上,閃亮著周采芹的名字,有三年之久。

這之後她又闖進了好萊塢,出演「007」系列電影,成為首位華裔邦女郎。

直到1981年,回到祖國的周采芹,在中戲任教,她所教過的學生中,最為耀眼的,當屬至今仍然人氣爆棚的鞏俐。

2001年,她被授予「美國艾美獎終生成就獎」,而這一切的所得,與裘麗琳當年的遠見分不開。

另一個曾被送去英國的周英華,在餐飲之路上,走出了無比輝煌的腳印。

由他經營的Mr.Chow餐館,不僅包括約翰·列儂、麥當娜等一眾好萊塢大咖光顧,就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聖雄甘地也是常客。

毋庸置疑,他成為了最懂收藏的美食家,最懂美食的藝術家,最貪吃也最時尚的收藏家。

05、

回顧往事,在1953年的那個夜晚,當周英華眼含淚水,抱怨母親的狠心時,他大概從未想過自己將會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而這一切,或許忍痛送別的裘麗琳,已經料想到了。

2015年是周信芳的120歲冥壽,周家姐弟齊聚上海,昔日光彩奪目的眾人,仍然芳華依舊。

這一刻他們最要感謝的,莫過於母親裘麗琳。是這位偉大的母親,成就了他們,也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NdZNmwB8g2yegNDXdXv.html





















馬悅然,走了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