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有一部大陸電影,以領先一票的微弱優勢,戰勝了杜琪峰的《奪命金》,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獎。
評委會給出的理由是:好電影有很多,但如此特別的只此一家。
這部電影就是高群書導演的——
《神探亨特張》
影片到底有多特別呢?
首先,最明顯,也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演員特別。
本片的所有演員都不是專業人士。
而是彙集了出版人、《讀庫》主編張立憲,媒體人王小山,作家孔二狗,前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民謠歌手周雲蓬,編劇寧財神、鸚鵡史航,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近30位文化名人和微博大V。
在導演高群書看來,他們都是各個行業里出類拔萃的人物,同時都具有鮮明的個性。
他們對生活的解讀,往往比職業演員更深刻。
只要將他們的性格與角色交融,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但非專業演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不專業。
眾所周知,拍電影需要演員快速入戲、正確走位、念好台詞。
然而,這群人大多都是第一次觸電,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
因此,導演便採用了「放養式」的拍攝,讓他們撒開了演。
開機前,先讓一伙人喝喝酒,聊聊天,以緩解緊張情緒。
片場也不要求演員正確走位,而是演員走到哪兒,攝影師就跟到哪兒。
劇本只提供框架,台詞沒有固定,演員現場發揮。
這種野生拍法的好處在於,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演員的潛力。
比如編劇鸚鵡史航,在片中的角色是一個街頭大仙(騙子)。
導演沒有給他任何台詞,只要求「把對方說動了,讓他願意掏錢給你就行」。
於是,便有了成片後舌燦蓮花的一段:
大街上,鸚鵡史航攔住一位姑娘,然後,就開始了他的表演——
你是紋帶金花印立身,你此生憂富不憂貧。
你就怕有錢,有錢你就出事兒。
男兒啊,指日封侯相,女子嫁為人上人,你乾得好你不如嫁得好。
但是你現在就嫁得好這事兒上出事兒了。
……
一席車軲轆話,就跟跑火車一樣,把小姑娘說得是一愣一愣的。
最後,拍出來的效果自是鮮活又生動。
當然,也有收不住的時候,比如飾演主角的張立憲。
在跟演員演一出激烈的對手戲時,說完台詞後的他,忍不住脫口而出:
你欠我的稿子呢?
因為對方一篇稿子拖了他4年。
正經催吧,好像抹不開面兒,反倒是在表演的狀態下,直言不諱了。
第二個地方在於,原型和男主人公這個角色的特別。
張立憲在片中飾演的便衣警察老張,原型是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雙榆樹便衣民警張惠領。
從業30年的張惠領抓獲2400名犯罪嫌疑人,打掉300多個犯罪團伙。
重點是他有一雙鷹眼,茫茫人海中,只要一個眼神就能鎖定嫌疑人。
而且,跟蹤時又能大隱隱於市,不被歹徒發現,總是一逮一個準。
在記者街采中,一位老太太夸其「特神,就像神探亨特一樣」。
新聞一經播出,「神探亨特張」的名號便由此傳開。
電影角色基本貼合了原型人物。
別看老張辦案如神探,但若你真的帶著《神探夏洛克》或《神探狄仁傑》的期待去觀看,毫無意外,肯定會感到特別落空。
因為,這個亨特辦的 既不是什麼大案,抓的也都是些招搖撞騙的小賊。
這些人大多都夠不上刑拘,更別提那些想像中的警匪間文爭武鬥的高能場面了。
真要碰上殺人一類的大案子,一查監控,二審訊嫌疑人。
真相也自然就浮出了水面,根本沒有影視劇中的那些曲曲折折、彎彎繞。
正如片中老張所說,有時候越是大案子,其實破得越簡單。
因為影片太過寫實,主演張立憲也曾說,一部分觀眾會覺得「這才是一個警察呢!」
而另一部分觀眾則會覺得「這怎麼能是個警察呢?」
三是主題特別。
別看這是一個拍攝民警先進模範的典型,就以為主角特別的偉光正,或是片子特別的主旋律。
實際上,整部片子和整個人物的風格早在影片開始就定下了基調。
電影一開篇,就是一場飯局。
老張的一席話便剖開了看上去高樓林立、繁華富庶的北京城的橫截面。
實際上,很多人不是辨不清黑白,而是他們的生活里有太多的灰暗。
比如有個碰瓷女在被抓到警局後大言不慚。
說自己有原則,只撿好車,只對外地人下手。
警察問誰是主謀,她堅定表示是自己。
警察不信,她鼻子一酸:
警察問她為什麼不想辦法,偏要干這個。
她說自己中年下崗,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一個老人躺在醫院等著交錢做手術。
並半是調侃,半是酸澀地說道:
我是沒辦法了,有辦法你幫我想一個。
我沒去做小姐,就不錯了。
又比如片中的老張。
這個自稱「有吃有喝,有工資有獎金,家裡也挺好」的警察,其實心裡也特煩。
一是小偷總是抓不完,抓了一茬兒又一茬兒。
二是有時候這抓捕也挺讓人鬧心。
比如,片中有對拿著假鈔找路人換錢的夫婦。
因為被抓到派出所,家裡的小女孩由於父母久不回家,而在上街找人時被貨車碾壓。
比如,有犯人拘捕逃跑,老張在追逐的過程中,對方被汽車撞斷了腿。
而其弟弟就一直尾隨老張,賴上了門。
雖然老張只是做了身為一名警察理應做的事,但看到對方原本艱難的家庭卻因此變得愈加艱難時,內心不免還是感到壓抑。
用他的話說就是,每天接觸到的都是負能量,負能量,負能量。
有時候也想不明白,就覺得煩。
儘管電影整體色調灰暗,但還是掩蓋不住內在的光明。
雖然老張覺得自己每天睜眼面對的都是負能量,但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也為別人帶去了正能量。
片中有一幕大賊張發財與神探亨特張的對決。
起因是假鈔女的女兒被人碾壓後,又遭致司機的再度惡意碾壓。
這件事情被報道後引起了公憤。
張發財發簡訊告知老張,他要干最後一票,就在老張的轄區,三天內偷夠十萬,送給被壓的小女孩。
在情與法之間,很多民眾都產生了猶疑,但老張還是決定實施抓捕。
因為正如一位大姐所說:
法律怎麼著也不能侵犯,不能拿著正義的名義來侵犯法律。
最終,大姐自掏腰包出了十萬塊,老張也成功將張發財一夥緝拿歸案。
電影上映後,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
有人覺得表演接地氣,故事貼近生活,也有人覺得這樣拉雜的片子根本不算電影。
但導演高群書卻很自信,認為這是一部很牛的影片。
至少,目前全中國還沒有其他人拍出過這樣的電影,而以後恐怕也再難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