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工匠 「匠造」人生 有東山縣吳添才,長泰縣林仁鳳

2020-04-30     大漳州

 東山縣銅陵吳添才船模工藝品加工場船模製作藝人、技師吳添才

  吳添才精通傳統木船釘造,是中國水下考古船模研製所主要研製者,東山海船釘造傳習中心負責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海船釘造項目的傳承人,福建省技能大師。他先後復原製作出大翹船、北船、封舟船、福船、鄭和寶船等二十多種船模,被中國水下考古隊等單位收藏。他參加歷代海船搶救性復原工作,研製出首艘「東山大翹船」船模;從事過我國「冊封舟」的復原研製工作。他花費兩年時間主理復原的兩艘「跨湖橋獨木舟」試航成功,開啟了「邊架式復合型獨木舟起源於中國」的學術研究及探討等。

  詔安縣二輕集體聯社(醉墨堂)木雕藝人、高級技師沈遊河

  沈遊河從事木雕藝術生涯四十二年,從小受「書畫藝術之鄉」詔安的文化氛圍所影響,對木雕藝術極熱愛有追求。16歲拜張永籌為師學習木雕,幾十年來,風雨兼程從不中斷,從傳統家具(床、衣櫃、梳妝檯)等簡單的鏤空和浮雕慢慢自學研究推陳出新獨創風貌。從2013年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沈遊河木雕技能大師工作室」至今培養出木雕高級技師2名,技師3名,高級工10名,中級工3名,初級工2名,為漳州市工藝美術界的繁榮起著推動作用。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神內腦血管病介入科副主任醫師陳文伙

  陳文伙致力於腦卒中的防治工作,建設了腦卒中的急救綠道,同時腦取栓技術名列全國前茅,多次取栓工作在全國各高級卒中中心名列第一。在取栓工作穩步優化開展的情況下,腦卒中的其它防治工作也不斷提高。2020年2月份漳州市醫院的取栓工作在499級高級卒中中心再次脫穎而出,名列全國第一,腦卒中的綜合診治水平位居全國第四。這代表了漳州市醫院的腦卒中工作更上一層樓。標誌著漳州市醫院腦卒中中心建設進入國家腦血管病防治領域先進行列,在腦血管介入診療、急診綠色通道、卒中單元建設和多學科聯合規範診療腦卒中等方面均達全國先進水平。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漳州供電公司無人機巡檢高級技師林火煅

  林火煅長期從事研發適用於輸電線路運維的小型無人機,主要用於輸電線路日常巡視、線路驗收、故障查找與清除、災後巡檢、無人機放線等工作,檢查線路走廊、線路本體及其附屬設施,以及無人機自主巡檢的探索研製。林火煅及其團隊已自主研發4類8項適用於輸電線路的小型無人機,並投入生產應用,已實現小型無人機在輸電線路運維中的普及化應用,並形成「機巡+人巡」的協同巡檢運維新模式。

  長泰縣林墩手工竹藝作坊竹編藝人林仁鳳

  林仁鳳1976年入行,從藝四十多年來,秉承竹編藝人「精益求精」精神,不僅留住了竹編工藝的「魂」,還不斷創新竹編工藝,創作出一大批集美觀和實用為一體的現代化竹編作品,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可。為了將竹編手藝發揚光大,林仁鳳無償帶徒,走入校園,積極參加各種非遺活動,在女兒的幫助下整理出竹編基礎教程,圖文並茂,使原本封閉式的「口傳心授」竹編技藝變得易學,易於傳播。為拓展非遺項目的宣傳和保護,發揚長泰縣竹編製作技藝而努力著。

  龍海市石碼阿港師樂器加工場樂器製作技師郭龍港

  郭龍港14歲便跟隨父親學做民族樂器,許多被扔掉的廢舊家具,經過郭龍港的妙手,成為各種精美的民族樂器。憑藉過硬的技藝,郭龍港製作的民族樂器因音色優美而遠近聞名,不僅是舞台上樂手首選伴奏樂器,銷往各地木偶劇團和戲曲劇團,甚至台灣、新加坡、印尼的一些藝人也時常找上門來求教、定做樂器。

  為了讓這門技藝傳承下去,他一如既往堅守。近年來,為了維持生計和支撐製作樂器,他兼賣茶葉和理髮,只希望這項歷經四代人積澱、擁有百年歷史的技藝得以發揚光大。

  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動力車間高級技師陳議忠

  陳議忠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本專業(工種)工作,他愛崗敬業、勤於學習、勇於創新,先後被授予「福建省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刻苦鑽研新技術,並勇於實踐,參與完成「中頻感應加熱自動下料『一火鍛造』生產線的設計應用推廣」項目,獲福建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為公司節省成本5000萬元以上。他致力於人才培養,2018年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現負責培養、指導員工15名。他注重技術傳承,編寫17份電機電器大修數據技術標準,成為公司設備電器維修的標準作業文件。

來源:漳州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HIFzXEBfwtFQPkd3l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