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印象——歲月靜好,茶香悠悠

2020-07-03     淮北綜合廣播

原標題:淮北印象——歲月靜好,茶香悠悠

臨 渙 茶 館

——文:李曉影

臨渙茶館名揚四方。

臨渙是個小鎮,屬於安徽省淮北市的濉溪縣。

誰也不清楚這個鎮有多老了。捋著白鬍子的老人說,西周時期,咱臨渙就是個獨立的小國了,不信您看看,鎮門口還遺留著城牆和護城河呢!雖然城牆早就成了最後的一段黃土坡了,還長滿了野草野花與松柏,水土流失的地方裸露著一些或細密或粗壯的根系,河也清瘦了,淺淺地照見岸邊的柳色,依稀可見的仍是舊時的規模和氣勢。小鎮茶史似乎也因此古老了許多。

臨渙很小,兩三條窄窄的街道上布滿林立的茶館,絕無城市的喧囂、雜亂、張揚與炫目。清風習習,茶香悠悠,茶館裡進進出出的人看起來都是那麼氣定神閒。整個小鎮在那飄然的茶香里呈現出一派淡盪清明,讓人不由懷念起從前那些寧靜而質樸的歲月。

茶也很獨特,是只有臨渙才有的「棒棒茶」。一說到茶,我們就會想到平常所飲用的茶,多是摘取芽尖或葉片,且以鮮嫩者為佳,而臨渙的茶卻只取茶葉後端的葉梗,做成兩厘米左右長的棒棒茶。無論品級多高的茶葉都是越泡味兒越淡,而臨渙的茶葉棒棒即使泡上三天,衝上百遍,也是如初的香醇。

「這是因為泡茶的水好」,茶館老闆說,「小鎮只有這一眼泉水是清冽甘甜的,其他的水都是苦的」。

這真是一眼靈泉,不僅是茶館拿來泡茶,也是臨渙小鎮家家戶戶的生活水源,多少年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這水泡出來的棒棒茶是紅的,類似於大紅袍,迎著陽光看還隱隱泛著金色,氤氳的清香隨著熱氣的蒸騰漸漸沁人心脾,你即使喝上一天也不會口澀或腹脹。有外鄉人不信,買了棒棒茶回去,卻怎麼樣也泡不出臨渙的茶味兒,你說奇特不奇特!

很喜歡臨渙的茶館,無論半間陋室,還是皇皇大宅,都很簡單隨意,你只須花上五角錢,買一把風乾的紅茶葉棒棒,就管盡著性兒喝吧。即使從早喝到晚也無妨,店家也會耐心地續著水,閒閒地搭著話;也有輔之一點兒葵花籽、南瓜仁、花生米與小點心之類的,那是品茶的一道花邊、一些點綴,絕不會喧賓奪主的。

我們去的是一家相對較有現代氣息的茶樓,位於鎮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茶樓外有賣火燒的、賣零食的、賣七零八碎的,哪個鋪面上都少不了一把陶瓷茶壺,小鎮人愛茶成痴可見一斑。這是一幢兩層小樓,門前兩根硃紅色的廊柱高高撐起一溜兒金碧輝煌的琉璃屋檐,走廊下排了兩張長長的木桌,擺滿了陶瓷的茶壺與杯盞,金紅的顏色很光鮮,還有無數把炊壺,煙燻火燎得看不清本來的面目了。未待進門,一股興旺的氣氛撲個滿懷。茶樓里坐滿了人,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老態龍鐘的老者,從鮮艷俏麗的大姑娘小媳婦到彎腰駝背的老太太,濟濟一堂,談笑風生,或街坊鄰里桑麻事、或吆五喝六「鬥地主」、或者乾脆什麼也不幹,只默默地喝兩杯淡茶、嗑幾粒瓜子、看一陣熱鬧……再怎麼煩躁的心情,再怎麼飛揚的意氣,再怎麼寥落的思緒,最後全在一壺金紅色的棒棒茶里泡軟了,軟到如煙似霧從你心頭悄然剝離而去。這種場面,這種氣勢,這種方式,讓我無端地想起了阿慶嫂的茶棚,想起了老舍先生的茶館,還有不期然在哪家茶樓門口看到的一副對子:

「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杯,各奔東西。」

這真是絕妙地道出了喝茶者的心境!

我們要了一張桌子團團圍著坐下了。桌上早已擺上了熱氣騰騰的茶水、葵花籽、花生米等,室內的組合音響里悠悠地放著古老的曲子,店家招呼一聲便去了,你只管自斟自飲就行了,絕少有干擾。如果還嫌不夠,桌屜里放著撲克牌呢。幾個朋友鬧哄哄地看了一陣熱鬧,便安靜下來,聽歌玩牌去了。

喝罷茶,我站在二樓窗前,出神地看了一會兒人家屋頂上舊舊的魚鱗瓦。索性獨自下樓,一個人悄悄溜到街上去了。因為鎮小,所以很快轉了一圈。最讓我流連半天不舍歸去的,卻是一間極其古舊而簡陋的小茶館。與一路之隔的茶樓相反,這裡沒有絲毫現代氣息的張揚,如果不是門口掛著一面陳舊的茶幌子,全然像一戶尋常人家。青灰的厚磚牆、低矮的門臉,看不清顏色的三折式門頁、幾張缺角少棱的舊木桌椅,唯有桌上的陶瓷茶具,經了千百遍親切的撫摸,現出光鮮照人的模樣。門口一根皮水管,一頭插在水缸里,一頭接著塘泥爐上的炊壺,源源不斷地供著開水,像茶鋪子裡常年醒著的鄉村小調兒。午後的陽光下,幾個說不出有多老的老頭兒,默默地守著幾壺茶,咬著旱煙袋,煙鍋里星火明亮,映照著他們飽經滄桑而又神態安詳的臉……記憶中消失了很久的東西倏忽活了過來,真實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我詫異極了,居然還有一個地方能如此完好地保存著這麼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人們坐在臨渙二十一世紀的陽光大道上,喝著清香的紅茶,摸著磨得發亮的骨牌,甚至可以聽到鄉土藝人原汁原味的吹攔彈唱,大到經濟改革,小到居家過日,從迎賓待客到商賈交易,從消磨時光到尋古探幽……一切都可以在茶館裡,藉著一杯清茶心平氣和地敲定,沒有任何牽絆與纏繞。

也許這正是臨渙小鎮遐邇聞名的所在。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茶館,純粹是為了喝茶而喝茶。這種古老的氣息強烈地吸引著我,也吸引著許多如我一般的外鄉人不倦的與探訪。在世界變化越來越花嘹,生活節奏越來越湍急的今天,渴望返樸歸真的人們似乎越來越容易懷舊,懷舊的人們也越來越傾慕於這樣一片凈土。

城市裡也有茶樓,可惜門外砌石貼磚鏤窗花,植竹種草樹籬笆,門內雕樑畫棟,描龍繡鳳,燈光迷離,以至於有幾分曖昧,加上那包裝得花里胡哨的茶名和不菲的價格,點綴著裝腔作勢的西式糕點,讓人在那種商品化極濃的氛圍里,品茶的雅興早已輕淡到蕩然無存了。

如果真正的茶館,能像臨渙小鎮上那一面悠久而古舊的茶旗般,在歷史的清風裡向我們輕輕地招展,那麼今日,浮躁的我們是不是真能靜下來,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保留一方凈土,閒來喝一點「自然主義的茶,於不完全的現世里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呢?

監製:耿艷秋 丁偉

編輯:姚弘

朗讀者:葛蔚蔚

合成:葛蔚蔚

微信編輯:柳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GZ4E3MBiuFnsJQVi4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