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避稅籌劃案例

2019-07-29     納稅籌劃小蔣

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避稅籌劃案例

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以及進口貨物金額計算稅款,並實行稅款抵扣制度的一種流轉、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附加進行徵稅,所以叫做「增值」稅。現行的增值稅法已經作了重大變革,更趨於公平和規範,充分體現了主體稅制與市場機制協調性的原則。

我國現行增值稅具有普遍徵收、價外計稅、使用專用發票、稅簡化的特點。現行增值稅制充分體現了「道道課徵、稅不重複」的基本特性,反映出公平、個性、透明、普遍、便利的原則精神,對於抑制企業偷稅、漏稅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然而,稅法中的多種選擇項目依然為納稅人進行避稅籌劃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充分地利用這些可能性為我們企業的合理避稅服務呢?這裡將針對納稅人的不同情況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結合不同的方法,如利用購進扣稅,利用增值稅的減免規定,利用分散優勢,利用聯合經營,利用「掛靠」,利用混合銷售等等為讀者提供實際實踐的思路和具體操作的方法。一般納稅人的避稅籌劃案例、小規模納稅人的避稅籌劃案例、利用扣稅憑證避稅籌劃案例、進項稅額調整避稅籌劃案例、利用增值稅的減免規定避稅籌劃案例、利用「掛靠」避稅籌劃案例、利用「分散優勢」避稅籌劃案例、利用「聯合經營」避稅籌劃案例、利用「混和銷售」避稅籌劃案例和購進扣稅籌劃案例。

一般納稅人的避稅籌劃案例

除特殊委託加工和進口貨物的納稅人外均為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基本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這樣,一般納稅人的避稅籌划具體而言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利用當期銷項稅額避稅

銷項稅額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就銷售額依照規定的稅率計算所銷貨物或應稅勞務的稅額。銷項稅額在價外向購買方收取,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利用銷項稅額避稅的關鍵在於:

第一,銷售額避稅;

第二,稅率避稅。一般來說,後者餘地不大,利用銷售額避稅可能性較大。就銷售額而言存在下列避稅籌劃策略:

(一)實現銷售收入時,採用特殊的結算方式,拖延入帳時間,延續稅款繳納;

(二)隨同貨物銷售的包裝物,單獨處理,不要匯入銷售收入;

(三)銷售貨物後加價收入或價外補貼收入,採取措施不要匯入銷售收入;

(四)設法將銷售過程中的回扣沖減銷售收入;

(五)採取某種合法合理的方式坐支,少匯銷售收入;

(六)商品性貨物用於本企業專項工程或福利設施,本應視同對外銷售,但採取低估價、次品折扣方式降低銷售額;

(七)採用用於本企業繼續生產加工的方式,避免作為對外銷售處理;

(八)以物換物;

(九)為職工搞福利或發放獎勵性紀念品,低價出售,或私分商品性貨物;

(十)為公關將合格品降低為殘次品,降價銷售給對方或送給對方;

(十一)納稅人因銷貨退回或折讓而退還購買方的增值稅額,應從銷貨退回或者在發生的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抵扣。

利用當期進項稅額避稅

進項稅額是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已納的增值稅額。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限於增值稅稅款抵扣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和購進負稅農產品的價格中所含增值稅額,因此進項稅額避稅策略包括:

(一)在價格同等的情況下,購買具有增值稅發票的貨物;

(二)納稅人購買貨物或應稅勞務,不僅向對方索要專用的增值稅發票,而且向銷方取得增值稅款專用發票上說明的增值稅額;

(三)納稅人委託加工貨物時,不僅向委託方收取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且要努力爭取使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儘可能地大;

(四)納稅人進口貨物時,向海關收取增值稅完稅憑證,並註明增值稅額;

(五)購進免稅農業產品的價格中所含增值稅額,按購貨發票或經稅務機關認可的收購憑據上註明的價格,依照10%的扣除稅率,獲得10%的抵扣;

(六)為了順利獲得抵扣,避稅者應當特別注意下列情況,並防止它發生:第一,購進貨物,應稅勞務或委託加工貨物未按規定取得並保存扣稅憑證的;第二,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未有購貨發票或經稅務機關認可的收購憑證;第三,購進貨物,應稅勞務或委託加工貨物的扣稅憑證上未按規定註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或者所注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不符合規定的;

(七)在採購固定資產時,將部分固定資產附屬件作為原材料購進,並獲得進項稅額抵扣;

(八)將非應稅和免稅項目購進的貨物和勞務與應稅項目購進的貨物與勞務混同購進,並獲得增值稅發票;

(九)採用兼營手段,縮小不得抵扣部分的比例。

以上兩大類策略,是從可供避稅籌劃的實際操作的角度著眼而提出的。從本質上說可歸納為:一是爭取縮小銷項稅額;二是爭取擴大進項稅額,其效果是從兩個方向壓縮應繳稅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97xPWwB8g2yegND7L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