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設計咖來與大家見面啦!
家裡面積並不小,一旦有了孩子後,卻總覺得空間不夠用,這應該是很多中戶型的通病,正如今天要介紹的屋主,明明套內面積是120㎡的3房2廳,卻因為有了太多東西,讓行走都變得「緊巴巴」。
設計師史寧就針對這樣一個戶型,通過設計重構,讓120㎡重新釋放了空間潛能,內存瞬間翻倍!
認識他
設計師史寧,本墨設計創始人,擅長奇怪戶型病理整改,追求不過度設計,在收納、錯層空間擁有較多成功案例~
房屋信息
戶型:三居室
面積:120m²
花費:60W
位置:上海
原始戶型圖
方案戶型圖
戶型分析
缺點:
入戶區域空間面積完全開敞,門廳與起居空間沒有功能界限;
入戶左邊的房間門正對廚房,空氣對流不合理,儲納空間少;
兩個衛生間沒有設置分項(主人使用或客人/公共使用);
改造重點:
入戶避免直接看透空間,設置功能性玄關櫃,對左邊儲物間和右邊廚房形成有效分割,改變了空氣對流形式;
將入戶左側小房間一分為二,一部分將原有的衣帽儲物空間獨立並外延,形成封閉的儲存空間(給全屋擴大內存儲納),另一部分將原房間接入客廳,定義成書房,讓客廳橫向、縱向均能擴大視野;
將女兒房外延,增加儲納空間;
將2個衛生間重新定義,1個併入主臥,1個設置為公衛;
玄關
頂天立地玄關櫃+小窗引光
玄關是室內和室外的過渡空間,家人可以在這裡調整心情,在這條「脫鞋」的分界線上,自然地就能區分出家和外界的感覺。
頂天立地的玄關櫃直接將空間進行了分割,它比起格柵、砌牆或買成品玄關櫃要更加實用。
玄關處特地留出一個窄窄的小窗,除了能從廚房引入自然光線之外,當男主人回到家還能透過小窗看到妻子正在為自己烹制美食,感受到家的溫馨~
客廳
白色主調+分子燈+細腿家具,層次豐富
客廳的配色由白+木色打底、加上分子燈、纖細底腿家具的填充,不同材質和紋理在空間中穿插,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也營造出古樸自然的北歐度假風,這讓身處鋼筋混凝土叢林中的屋主夫婦,歸家後能像在鄉村自然中一般放鬆。
全開放式的書架作為電視牆的一分子,也是家中的氣質擔當,下面的位置方便彎腰拿取,客廳零散的物件和小孩的玩具,可用置物筐統一收納。
中間的位置拿取最方便,於是放了屋主的常用小物,上方則用來收納不常用的書籍,當整體收納物件的顏色控制在一個色系的時候,整個柜子就會看著很舒服。
沙發露出背部走道,空間動線更豐富,客廳縱向與橫向上視野也更開闊,採光、空氣流通都更加舒適。
這裡改變了沙發靠著牆的傳統模式,而採用圍合式交流布局方式,客廳的意義再也不是朋友來做客一起看電視的尷尬狀態,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是年輕人更喜歡的狀態。
沒有選擇占地面積大的轉角沙發,除了為了控制成本與節約空間面積以外,還因為一字型沙發在平日使用中,人累了可以相互依靠,給夫婦二人增加親密感~
中古風的休閒椅+秘書櫃,不定期地更改布置主題,換一些擺件、裝飾畫、乾花/燈具等,一個滿足獨處閱讀、喝茶、思考的休閒角落就這樣賞心悅目地產生了!
陽台
綠植+藤椅+窗形鏡,打造文藝小天地
陽台的設計靈感是來自曾經在加拿大去過的咖啡館,鐵藝門窗前擺滿了層層疊疊的綠植,店鋪外的藤椅,喝咖啡的客人悠閒又自在~於是就有了這一組小景。
將黑框的玻璃摺疊門完全打開,陽台便和客廳毫無界限,讓陽光和空氣自在流通。太陽過於毒辣的時候,百葉窗不僅能調節室內光線保證空氣流通,還將熱浪和煩躁擋在窗外。
從陽台一側牆面上的窗形鏡里,可以看到鬱鬱蔥蔥的綠植,視覺上放大空間的同時,綠意也顯得更加盎然。從宜家買來的藤編椅,懶洋洋的斜躺,讓人周末都不願意出門~
書房
玻璃雙開門+極簡布置,通透寧靜
客廳和書房之間是非承重牆,於是乾脆改掉做成了雙開門!黑色金屬框+透明玻璃+雙開門, 讓書房和客廳之間更加通透。
關於書房的設計,早在19世紀中葉,物理學家庫爾特·考夫卡就曾提出,人的行為會被行為所發生的場域所影響。
為了屋主能心無旁騖的工作,書房設計成了極簡的模樣,深灰色的背景牆壁上展示擱板收納+隱藏櫃體收納,方便實用且乾淨整潔。
牆上的鐵藝壁掛,將日常的紀念圖片、照片展示出來,當工作或學習累了,還可以在一旁的單人沙發上小憩一下~
餐廳
開放式布局,讓行動更自由
從客廳往右是餐廳空間,淺白色背景+暗色餐桌形成對比,空間配色層次明朗也不單調~
深胡桃木色的餐桌椅將視覺點集中於此
從吧檯處往客廳、陽台處的視角
最撩不過自然光,借著陽台和書房而來的光線,白天不用開燈,餐廳也是一如既往的明亮柔和。
木製的家具搭配藤編的餐墊,懸垂的青灰色吊燈與大面積的暖色互為補充,放鬆感自然而然就有了。
牆壁上掛著的灰藍色油畫呈現出一種肌理的質感,空間的氛圍和主人的氣質,就在這些平靜的色彩中呼之欲出。因為空間設計的圍合模式,讓走道形式更為自由,氣流自然也更通透。
廚房
中西合璧,顏值與實用兼備
西廚區的中島為整個空間中軸線的起點,是女主人施展廚藝的展台,也是親子和家庭歡聚的所在。由於大理石台面下是鏤空的,放置2個高腳凳,就成為清晨或晚間吃個簡餐、來點音樂小酌一杯的居心地~
茶水台就是玄關櫃的背面,剛剛好矗立在中島旁,在這裡沖奶、泡咖啡、做簡餐都不在話下,其餘的櫃體恰好充當餐邊櫃的存在。
推開茶水台邊的穀倉門,便能進入充滿著生活情調的中廚。在色彩風格上,從牆面、櫃體再到地面的黑白花磚,整體色調整齊劃一,加上拼接方式各不相同,空間頓時變得生動起來。
廚房中的收納同樣也是小區域的展示收納+大體量的隱藏收納,讓空間呈現出整潔和清爽的模樣。
主臥
灰色打底,打造靜謐氛圍
喜愛北歐和紐西蘭文化的夫妻倆,主臥同樣選擇北歐+自然風,一麵灰色主牆配四圍白牆,高床軟枕打造出舒適的居住感!
很多人不敢嘗試灰色牆面,覺得幽暗,其實色彩之於空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通常想給房間刷上一面色彩時,情不自禁會感覺自己被悶在這種色彩的盒子中,但實際上,家具、燈具以及飾品這些都可以是平衡空間通透感的元素。
一張局部小景也會很動人,若是孤立著看,這種懸垂小燈並無裝飾性,但是在這樣一麵灰色牆搭配灰白色軟包床,以及小小的黃銅燈頭演繹下,美好就是這麼簡單。
屋主女兒剛1歲還在哺乳期,這張白色的嬰兒床,則是取代了主臥電視的存在,讓大人休息的時候更方便照顧寶寶。角落的梳妝檯,簡單而不失儀式感。
考慮到小寶寶需要收納的物品也很多,我們在規劃主臥衛生間時,縮小了衛生間的大小,於是外面臥室便釋放出了更大的過道。在臥室門後巧妙做出了一組壁櫃,讓寶寶的玩具衣物、媽媽最愛的囤貨還有超占空間的尿不濕等,都能輕輕鬆鬆藏起來。
兒童房
空間粉嫩,ins風滿滿
初為父母的屋主,總算借著這次裝修的機會,把幻想了很久的Ins風兒童房一次實現了!雖現在的女兒還不能自己住,但只是看著她在小帳篷里玩玩具 ,心都要萌化了~
1.5m的衣櫃足以應付兒童時期的小女兒,360mm的小書桌也是萌得不行~
衛生間
主衛:掛畫+置物架,提升精緻感
主臥衛浴中,放了大浴缸+暖木偏紅的台盆櫃,讓空間特別溫暖,牆上的掛畫和黃銅的置物架,豐富了空間的質感,提升了精緻度。
次衛:乾濕分離,簡潔大方
在保留原先兩個衛生間的基礎上,從女兒房借用小部分空間設計出台盆櫃,穀倉門的設置最大限度節省了空間,同時和廚房門、餐椅配色相呼應。
黑色台盆櫃和主臥相區分,更加方便打理也更整潔,依然是現代感+精緻感極強的五金上牆,為簡潔大方的空間增添了些許質感。
抽水箱做在牆壁里,利用上方空間做了簡約的置物櫃,一旁的玻璃隔斷滿足了客衛的乾濕分離,又不影響採光。
衣帽間&儲物間
功能齊全,收納強大
對有孩子正在成長的家庭來說,這樣一個能裝的儲物間別提多實用了!
進門左手邊借了原書房的空間,做出了衣帽間、儲物間,作為玄關櫃收納的補充,可容納80雙鞋、20個包、 10個大收納箱、大小2個行李箱,50件短外套或上衣。
今天的這個案例,與其說是空間重構,不如說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重構!想知道各位顏友們在人生階段發生變化時,生活空間與習慣是否也有大的變化呀?最大的感觸又是什麼?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