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特輯 | 致敬平凡的勞動者

2021-04-29     Uni旅圖

原標題:五一國際勞動節特輯 | 致敬平凡的勞動者

5·1「國際勞動節」由來:

18世紀末,當時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正逐步由帝國主義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榨取更多剩餘價值,資本家們不斷地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剝削工人階級導致工人階級的巨大反抗,他們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條件,要求實行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制。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1884年10月,美國及加拿大八個國際性與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集會,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

5月1日那天,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了兩人。5月4日罷工工人在乾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後共有四位工人、七位警察死亡,史稱「乾草市場暴亂」。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推動了整個世界工人階級的鬥爭熱情,這些活動也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上,各國馬克思主義者代表一致同意把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

中國最早慶祝勞動節的活動要追溯到1918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從1950年「五一」活動開始,今年是我國第72個法定的勞動節。

《勞動的身影》,湖南懷化在建的張吉懷高鐵舞水特大橋施工工地。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田文國 攝

《傳統手工藝》,內蒙古。香港中國旅遊社群攝影師森格 攝

《手工織網》,越南南方。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黃力生 攝

《秋作》,印度,秋後勞作的人們。香港中國旅遊社群攝影師劉軍 攝

《生死時速》,重症監護病房,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病人。香港中國旅遊社群攝影師陳繼斌

《合力》,孟加拉國的搬運工。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江新華 攝

《鹽場惠安女》,福建惠安縣崇武鎮。 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趙永清 攝

《提線木偶表演》,緬甸,曼德勒旅館內極具地方特色的提線木偶表演。香港中國旅遊社群攝影師溪邊 攝

《火紅生活》,在四川成都的一個茶館。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黃偉雄 攝

《最美勞動者》,江蘇省無錫市。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錢萍 攝

《街頭賣蜜人》,香港中國旅遊社群攝影師征途 攝

《碼頭搬運工》,孟加拉達卡河邊的搬運工。香港中國旅遊簽約攝影師陸春南 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4H3HHkB9EJ7ZLmJLfB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