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條」急救車市,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暫緩?

2020-04-01     汽車頭條



車市寒冬加之疫情所帶來的雪上加霜,2020年車市迎來至暗時刻已是顯然易見的事。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僅25.2萬台,同比下降78.5%,創造了本世紀新低,1—2月零售累計同比下降41%。因而,中汽協預測,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

在此嚴峻的形勢之下,關於「救市」的呼聲此起彼伏,而今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為促進汽車消費,會議確定了以下三條「救市」政策。

一、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三、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顯然,這三項政策的出台可謂是「及時雨」,尤其是對於新能源車市而言,更是難得的雪中送炭。

自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號角吹響以來,曾經一路高歌的新能源車市就被踩下了急剎車。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

按照計劃,2020年後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出,只是面對這一日期的日益臨近,業內關乎希望暫緩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呼聲也十分之大。


今年1月,在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的一句話曾讓新能源車市掀起了一陣漣漪,他表示:「2019年7月1號補貼退坡,大家都在關心今年還會不會退坡,我這裡明確告訴大家,今年7月份不退坡。」

此言一出,頃刻之間引起了汽車行業的廣泛關注。很快,業內傳來了對苗圩一席話的另一種解讀。該內容強調,今年的補貼退坡政策還沒有最終確定。

此後,苗圩把此次的「烏龍」事件解釋為: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緩一些,不會大幅退坡。而現在看來,最終結果顯然是更令人驚喜,不是緩慢退坡,而是補貼保留,這對於新能源車市而言自是重大利好。

對此,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微博發文稱:我相信這肯定是最近最大的政策利好,感謝政府!剛好我們認為2022年會是智能汽車的拐點開始,無縫接駁。」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也在微博直呼:喜大普奔!

除去補貼以外,此次政策還針對京津冀等重點地區老舊車的淘汰,以及將二手車列為了扶持的重點。


而事實上,早在前一天,今年3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北京市進一步促進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方案(2020-2021年)》。

《方案》指出,自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或轉出本市的高排放老舊機動車可享受政府補助。

有強制報廢期限的車輛需提前1年及以上進行解體報廢方可享受政府補助。其中家用汽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報廢,最高給予1萬的報廢補貼;針對自願外遷的家用汽車(小微型載客汽車)車主,最高給予5千元補貼。

至此,北京地區打響了刺激汽車消費的「第一槍」 。

但此次政策對於工信部此前提到的汽車下鄉政策以及商務部多次呼籲的優化汽車限購措施並未提及。

儘管自2019年年初以來,關於放寬限購的政策就呼聲不斷,但是目前也僅有貴陽一地完全取消了限購措施,廣州、深圳退而求其次,只增加了號牌發放量,而前幾天北京新增十萬新能源指標的刺激汽車消費措施更是鬧了出大烏龍,官方的道歉使得該事件就此擱淺。


可見,雖然呼聲很高,但是在交通擁堵、環保壓力等種種可觀因素下,在「救市」政策里,放寬限購還是難成主流。

只是,苗圩的一出「烏龍」最終得來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2年的重大利好,那麼北京地區的這一出「烏龍」最終又是否會迎來一個政策上的好消息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乘聯會也表示,消費者購車信心在3月底內很難回歸正常,購車短期內實際很難爆發,這或許也意味著在落實已出台政策的同時,還需要出台更多的激勵政策以拯救車市。

因此,此次的三政策對於低迷的車市而言,或許是一個開端,而究竟日後還將有哪些「救市」政策相繼出台,汽車頭條APP也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1pMM3EBnkjnB-0zGl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