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環內6萬+!北京這場千億土拍大戲,藏著今年的樓市信號?

2021-05-12   幸福里APP

原標題:六環內6萬+!北京這場千億土拍大戲,藏著今年的樓市信號?

從3月底掛地,到4月中公布土拍細則,北京開年這場預熱一個多月的千億土拍大戲,足夠吸睛。

目前,22個熱點城市裡,已有7個完成了今年的「集中供地」首秀,包括長春、瀋陽、重慶、無錫、廣州、杭州和北京。作為一線城市中的風向標,「兩集中」之後的這場土拍,又對北京樓市後續影響幾何?下面逐一來說說。

01

本次北京首批集中供地共涉及30宗地塊,除房山地塊早早由首開競得外,還有四宗位於大興、門頭溝、懷柔的地塊在5月8日以底價成交。而剩餘的25宗地塊,則將在5月10-11日這兩天的線下競價環節中確認買家。

加上5月8日成交的4宗地塊,這29宗地塊共吸引了超過230家房企參與競拍,這在帝都土拍史上也尚屬首次。

昨天上午,土拍首日現場座無虛席,不少見慣土拍大場面的房企人士,都直呼「緊張」。

而北京這場土拍可謂誠意十足,朝陽區一下拿出10宗地塊,連近幾年鮮有供地的海淀區,都拿出2塊地,怪不得房企們個個摩拳擦掌。

參與此次競拍的200多家房企及聯合體,此前光保證金就交了超千億,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頭部房企,如金地、保利、華潤、中海、融創、首開和萬科等。

這些房企中,報名最活躍的金地、保利和華潤,以聯合體形式或獨立參與超過20宗地塊競拍,而最「豪橫」房企,非中海莫屬,18宗地塊均是以獨立競買方式報名,掐指一算,光保證金可能就上百個「小目標」了。

僅僅從報名參與上就能看出,大型央企已經妥妥占據了北京土拍市場的第一梯隊;而本次土拍也顯露出,想要吃下北京這樣的市場,房企聯合拿地已成為行業趨勢。

足見,北京土拍這場戲,沒點硬實力,根本玩不起

房企的「強強聯合」也花樣層出,本次土拍37個聯合體共報名參拍87次,除了」老搭檔「金地+華潤+保利之外,還湧現出一些如卓越+華發,越秀+華發,以及卓越+陽光城+華僑城+雅居樂的」新鮮組合「。

在「三道紅線」之下,房企勢必會迎來一輪洗牌,而如今受供地」兩集中「約束,對房企的實力也將是前所未有的新考驗。

這些抱團的房企聯合體是否能夠成為北京新房市場的攪局者,我們也拭目以待

02

此前住建委方面曾表示,本次出讓將推出「政策工具箱」,結合每一塊土地的現實情況選擇政策組合,確定交易方式。

從本次北京供應的29宗地來看,不受限制的純商品房地塊只有9塊,其餘地塊均設置了土地上線價格,且對競買者提出了新的「附加條件」。

本次朝陽區出讓的10個地塊中,有5個地塊在現場競價開始前就已經達到土地合理上限價格。這5宗地塊均採取競報政府產權份額的方式出讓,且上限均為20%

  • 朝陽區金盞小店村3005-02地塊,由卓越以39.27億的價格競得,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預設份額13%,成交樓麵價52988元/㎡,競政府產權13%,溢價率3.89%。
  • 朝陽金盞小店村3005-08地塊,由融創以26.83億+15%的政府持有產權份額競得,成交樓麵價52983元/㎡,溢價率3.87%。

除此之外,本次競拍還增加了「新玩法」,即:

  • 朝陽區王四營鄉1304-L01地塊,由金地+保利+華潤聯合體以31.5億+13900㎡公租房面積觸及上限競得,隨後轉入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投程序,溢價率5%。

那麼,這首次面世的「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就是兩層意思,一是一是建築品質,二是規劃建築設計,大家具體可以參考下面圖片。

細品一下,未來房企想在北京拿地,除了有資金之外,對自身產品的硬實力的要求也不可小覷,房企在北京土拍市場拿地的門檻顯然又被抬高了。

除此之外,本次出讓宗地中居住用途建築規模中套內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上述地塊也是本次出讓宗地中,遵守「7090」政策限制的地塊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北京樓市所說的「7090」是建築面積,本次土拍改為套內面積,也說明房子面積在擴大。

03

此次土拍,房企撿漏了還是踩空了,現在定論還為時尚早。

不少未參與競拍的房企也到現場進行了觀摩,畢竟是北京土拍市場集中供地的年內首秀,多數房企都是還「沒算明白帳"就拎著錢去了,想吃下北京樓市這塊」肥肉「,沒經驗的多交點學費、多學習一下,總歸沒壞處。

朝陽幾塊地無疑是本次競拍熱門之一,卓越無疑是昨日競拍殺出的黑馬,對比」鄰居「融創,兩家在樓麵價和政府所持份額比例相似的情況下,後續卓越由誰操盤,在產品力和銷售利潤比拼之下,金盞」雙姝「後續仍值得期待。

王四營」三劍客「地塊周邊配齊了地鐵、中小學、購物中心和三甲醫院,未來入市關注度一定不低。

此次土拍再現商品房「共產化」,上次我也在文章《連夜祭出殺手鐧!北京首次公布29宗土地價格上限,全新的拿地邏輯已現》中分析過,即上面所說的競報政府產權份額

之前北京樓市的共有產權房,是對購買者個人的社保和購房資質有很多要求,而本次幾個地塊政府所占份額,是實際讓利給購房的,是實實在在的商品房。

舉例來說,一套單價10萬元的房子,如果政府所占份額是20%,那麼購房者購買該房子的單價就相當於8萬元。持有五年後,可以售賣,售賣時只要支付給政府相應份額的房款,即初始購房價×政府份額,只要轉讓對象符合限購條件,就可以獲得房屋100%的產權比例。

計算一下投入和收益,顯而易見,這對購房者絕對是利好。

雖然這類房子還處在試水階段,但是隨著北京樓市限競房逐步退場,這幾宗「新型共有產權房」也將取代限競房,成為購房者的新寵。

除了五環內地塊外,幾宗五環外地塊的成交價格也值得關注。

本次29宗地塊中,有17宗的指導價都集中在6-8萬萬/平這個區間。昌平、門頭溝、通州這些曾經5萬元/平的區域,房價將全面進入6萬+時代。

套內「7090」政策意味著房子面積在逐步擴大,加上近幾年對北京樓市二手房價格起到平抑作用的限競房「功成身退」,那麼,對剛需來說,未來剛需在北京上車的門檻變得更高。

綜上,北京此次土拍也為其他還未「開拍」的熱點城市貢獻了許多新思路,也釋放了一些新信號。對比那些所謂「火熱」的土拍城市,北京這場土拍在控制了溢價率的同時,又使房企提升了產品力,的確值得其他城市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