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張忠根教授:日本農業考察記(之一)——集落營農組織

2019-07-23     愛農者言

中國農業的發展條件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借鑑日本農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可以使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少走彎路。2019年7月7日到14日,浙江大學農經系本科生到日本京都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暑期訪學。時間雖短,但內容豐富……聽了3個有關日本經濟發展和農業發展的專題講座,實地參觀了2個集落營農組織、1個共同農場,訪問了1個農協組織、1個政府農技推廣中心,還觀摩了京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百聞不如一見,收穫多多。

日本人多地少,農戶擁有的土地面積有限。20世紀60年開始,日本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來促進農地集中,實行規模經營。其中,集落營農是日本政府力推的農業經營形式,但目前也面臨老齡化和後繼無人的挑戰……

日本集落營農組織(集落=村落)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共同利用型村落營農組織,二是作業受託型村落營農組織,三是農場型村落營農組織。農場型村落營農組織往往是法人組織(我們考察的兩個集落營農組織都是法人)。

以下圖片是京都府滋架縣守山市洲本町的集落營農組織——開發營農組合。該組合有17公頃水田,54名組合員,土地向村民租用。工作人員有理事5名、監事2名、常年工作人員3名、臨時操作人員18名。組合負責人是農業職業技校的退休老師(不知具體年紀,估計70歲以上,因為日本的退休年齡為65歲)。組合的收入1/3來自政府補助……

先聽負責人的介紹……

營農組合的農業機械……

這是準備送到農協開的直販所去賣的產品……

周邊的農田和大棚……

這兩位職員的年紀也不小哦……

以下圖片來自「上砥山營農組合」——這個組合共94戶,農地面積40公頃。職員7人,年齡65歲~77歲,組合長75歲。因年齡大,今年已不種蔬菜而只種水稻和小麥(種蔬菜需要手工勞動,而水稻和小麥可機械操作)。平時勞作採用」工分制」(每小時1300日元)。各種政府補貼幾乎抵消所有生產成本……

營農組合的負責人……

看下面這張表格,你會不會被驚呆了?……這會是中國農業的明天嗎?!

縣長的鼓勵……

俺認為,集落營農必須適應城市化、老齡化的客觀現實,打破「本村的土地必須由本村人來經營」的落後保守觀念,引進「職業農人」來經營農業,靠「親土愛鄉」的情懷來經營農業是沒有出路的……

作者: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忠根教授

來源:作者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vV_I2wBmyVoG_1Zau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