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鍾廣法
又是一年研招季。7月的暑期學校剛剛結束,本月的研究生免推又登場了。
聯繫導師的學生,往往比招生名額多。俺選擇學生的標準也簡單粗暴:條件過得去的話,先來先得。所以每年總是把僅有的2個名額,留給最先聯繫的優秀學生。
今年的招生有點意思。
先說7月的暑期學校。
話說兩名外校學生很有禮貌也很虔誠地聯繫俺,希望能推薦ta們來我們的暑期學校,俺欣然應允,並出具了他們索要的推薦信。
等到7月初,俺頭一回專門把出差後移,靜候ta們大駕光臨。結果兩位學生竟無一造訪。俺以為ta們都不來了。
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位不僅來了,還堂而皇之地參加了俺所在面試組的面試,而且從頭至尾都沒有跟俺照面。另一位好像參加了本院另一專業的面試,據說因為報名時的疏忽,把俺的招生專業報錯了。
本月的免推面試即將開始。
因為名額已預留給了聯繫較早的兩位學生,所以聯繫晚的學生俺都如實相告,沒有名額了。其中不乏比俺預留名額的學生優秀、讓俺「心動」的學生,也只能遺憾地與ta們「擦肩而過」了。
有趣的是,俺已答應預留名額給ta的一個學生,兩天前還忙著托老師打電話「說情」的那位,今天突然來了一封郵件,大意是說,已經有學校錄取ta了,所以就不來俺這裡了,向俺表達歉意。
俺理解這位學生的選擇,ta應該是有了比俺這裡更好的去處。同時,俺也感激這位學生不來了還能打個招呼,起碼比暑期學校那兩位要好了不只一點點。
另一方面,俺也不後悔被ta「炒魷魚」。這種在專業方向和導師選擇上說變就變的學生,也不是俺喜歡的菜,不來也罷。
聯繫導師跟搞對象有的一比。作為學生都希望找到自己心儀的導師;作為導師當然也希望「招天下英才而教之」。從這個角度講,師生之間其實也是一種緣分。
不過,聯繫導師跟搞對象又有很大的不同。畢竟聯繫導師可以同時找多個(有點像華為任老爺子的「備胎」~);但搞對象卻是萬萬不可腳踩兩條甚至多條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