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元錢,在很多人眼裡微不足道。不過,寶應一家小微企業因為漏繳了9元錢稅款,陷入了一場「信用困局」。發現問題後,寶應稅務部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主動擔當,幫助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寶應縣望直港鎮是蘇中地區的汽車零部件集散地。鎮上的沿河物流公司專門從事寶應至山東濟南線的貨物配送,生意紅火。今年9月,企業準備增購車輛,擴大經營規模,但貸款卻在銀行卡了殼。公司財務總監鄧彩梅介紹,當時為了購置車輛,企業向銀行申請了300萬元的貸款,但是銀行發現公司的信譽等級有一個是C級,貸款流程被卡在了這裡。
經過查詢,原來,沿河物流公司因為財務人員疏忽,去年漏繳了一筆9元錢的個人所得稅稅款,而且一直沒有補繳,因此,公司的信用等級被扣了11分,從A級降為C級。
貸款陷入困局,企業負責人來到寶應稅務局辦事大廳求助。不過,漏繳稅款造成徵信下降並不能立即修復。眼看著企業因為漏繳9元錢,300萬元貸款要打「水漂」,稅務部門主動做起了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寶應縣稅務局納稅服務股副股長顧茂權說,稅務部門主動聯繫企業,找出稅款的數額,究竟是大於1000元還是小於1000元,另外繳納稅款期限還是一個月之內、半年以內還是一年以內,把一些所需要的材料都找齊了。
稅務部門發現,企業多年來一直誠信納稅,這次漏繳稅款數額很小,可以排除主觀故意。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企業解難事、辦實事,寶應稅務部門業務科室負責人主動出面,與相關銀行多次溝通,詳細說明情況,為企業誠信做了「擔保人」。經過再三溝通協調,銀行及時下放了300萬元的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沿河物流公司拿到300萬元貸款後,購置了4台大型運輸車輛,新開拓了寶應至山東威海的貨運線,今年企業產值有望比去年增長40%以上。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師、博士顧亞欣認為,9塊錢的「信用困局」折射出兩方面的社會現象,第一個是面對企業的困局,政府部門沒有「一刀切」,沒有因為不合規範就高高掛起,而是敢於擔當,為企業解圍,這就是「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最生動的體現;第二個方面就是誠信無小事,全社會正在構建信用體系,無論是哪方面信用都至關重要,任何信用上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因此要做誠信人、經營誠信企業,切莫因小失大。
來源:揚州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