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出行,如何在高速上優雅的憋尿

2019-09-30     叮噹快藥

大家平時都沉迷工作,不可自拔。然而長假來臨,怎能不出門去浪一浪?

小長假一向是風險與機遇並存,「本想出門浪一浪,結果堵成這熊樣」是很多人的假期寫照。

高速堵車,人有三急,怎麼辦?

登高望遠,膝蓋吃不消,怎麼辦?

出門在外,有個頭疼腦熱,怎麼辦?

你印象中的自駕行:我曾經穿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現實中的自駕行:高速成了停車場,且告訴我你怎麼穿?

然而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堵車不可避免,咱們做好萬全準備。然後在高速路上跳個廣場舞,煮個火鍋,也是難得的體驗~

在這場膀胱的修行之旅中,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

長期憋尿,逼尿肌持續擴張,過度疲勞,等排尿的時候反而尿不出來了;

尿長時間待在膀胱里,可能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最嚴重的危害是憋尿過度可能會造成膀胱破裂。

高速憋尿不僅關乎健康,還關乎顏面。剛剛表白成功的女神就坐在旁邊,如何忍住蠢蠢欲動的尿意,還能優雅談笑風生?這是一道送命題!

送命一題:慣用水瓶

在你為了膨脹的膀胱把皮帶鬆了三格,大腿掐得青紫,腦中一片空白。羞恥心?不存在的。於是在周圍人注視下,拿出了瓶子,默默尿了一個世紀。期間你會看到大家屏住、開窗、呼氣……

送命二題:道路一側

找到道路一側人流較少的地方,你感覺到身體每一處肌膚,每一塊骨骼都在暗中竊喜。迫不及待蹲下,瞬間,華麗謝幕。

「嗨,出來玩啊?」

「額……是啊」

提上褲子,飛跑上車,迅速拉上車窗。注視著另一群蹣跚過來的人。

劃重點:正確方式應該這樣

出發前上廁所,途中少喝水;

吃點東西再喝水,食物會像海綿一樣吸附住水,延長其排出時間。

查地圖。確定加油站和休息站的位置,到站無論有沒有尿意,都要上廁所。

可以備尿不濕,至少比用瓶子體面。

一般高速公路上,兩個休息區之間的距離為30~60公里。如果不堵車,按照時速100公里來計算,半小時左右可以到達。水在人體內正常代謝需要30~45分鐘,可見休息區的間距應該就是按照人體生理來設置的

過了高速,要開始玩耍啦!遊山玩水,你的膝蓋準備好了嗎?

各位常年在電腦跟前蹲著、家裡宅著、快走5公里就上氣不接下氣的同學們,登山前,你的老寒腿、滑鼠手還好嗎?

做好萬全的準備,還是沒有問題的!

登山之前熱熱身:讓關節、肌肉、韌帶有個預熱,哪怕是做做上學時的體操,也是有用的。

登山時減少負重:對多數同學而言,帶足水,再帶一點兒補充能量的食物就ok了。背著30kg登山包的模式,看起來很帥,但未必適合你。

戶外裝備:可以攜帶登山杖,緩解膝關節的壓力。還可以使用護膝,護膝對膝關節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注意使用肌肉:下山時要注意用大腿和小腿肌肉發力,分擔膝關節的壓力。一到下山就咣咣跑的同學,你長點兒心吧,跑完後不光是腿抖,很可能對膝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那些穿著高跟鞋登山的盆友們,這樣美嗎?不存在的!不小心崴了腳,咋回去?

既然出去浪,一些常規的藥品也是必須要帶上的

常用的感冒藥、暈車藥、創可貼,不用說,這些是必備的。

體質弱或者帶孩子的朋友們,發燒也是常見的,所以退燒藥也需要在你的tips里。比較推薦「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緩解旅途中的頭痛、發熱、經期痛、牙痛等多種症狀,對於0-6歲的兒童來講也是安全的。成人可以選備片劑或膠囊劑,兒童可以備選混懸滴劑或混懸液

小貼士:

劑型不同,藥物的含量也不同,因此提醒家長給孩子用藥時應根據孩子的公斤體重,看好劑量再用藥。

出門在外,有些朋友什麼都服就是「水土不服」。不是拉不出來,就是拉不停。所以止瀉藥和緩解便秘的藥,也是必備的。

蒙脫石散是常用腹瀉藥物,對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可安全服用,當與其他藥物合用時,應該間隔至少1小時,以免影響其他藥物的療效。

另外,腹瀉最易出現的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以帶上預防脫水的藥口服補液鹽III。腹瀉的過程多伴有腸道菌群失調,還可以攜帶一些益生菌藥物,需注意有些益生菌藥物需要冷藏保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gsjgW0BMH2_cNUgN6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