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日前,臨滄市從六個方面發力,全面落實「戶戶達標」「村村提升」「縣縣清零」的工作要求,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確保今年6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國家普查驗收。
全面開展脫貧戶「回頭看」,抓實「戶戶清」工作,做到戶情信息底數清、戶措施底數清、短板弱項底數清,對摸排出的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按照風險成因「一戶一策」「一事一策」進行幫扶,用好用足產業、就業扶持和兜底保障政策,確保穩定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標準。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幫扶,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
入戶走訪
對歷年來各類反饋問題「回頭看」,一一對應到相關縣(區)、部門、責任人,注重舉一反三、標本兼治,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整改「一發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等幫扶方式,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確保5月底前問題全面整改「清零」。
對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實施扶貧項目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逐年逐項、逐村逐戶梳理摸清項目底數,對入庫項目進行逐一核對,細化項目問題清單,補齊問題項目短板,做到項目實施情況清。對已投產見效的項目,建立長效管護工作機制;對開工未完工的項目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剋期完工;屬長期規劃未實施項目,一律動態調整出庫。研究制定項目實施推進管理問效機制,明確項目實施推進責任人,建立項目推進完工工期表,確保項目實施全面收官。
組織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堅持群眾發展生產增收脫貧與解決城市「菜籃子」「米袋子」問題相結合,把消費扶貧作為滬滇扶貧協作、定點扶貧和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持續推動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用足用好產業幫扶資金和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確保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戶戶都有增收產業、有主體帶動,長期得到培育支持,實現扶貧產業「產量」「銷量」雙提升。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等作用,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點對點」「一站式」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完善勞務輸出精準對接機制,以縣或鄉、村為單位,組建勞務輸出合作社,提高就業組織化程度,開發生態管護、環境整治等「扶貧特崗」,對因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給予臨時兜底安置。充分挖掘市內勞動力就業潛力,農村公路、水利建設、製造業發展、鄉村旅遊等用工,優先使用貧困家庭勞動力。
確保飲水安全
繼續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和土地、金融支持,嚴格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強化資金動態跟蹤監管,確保扶貧資金充分發揮效益。對納入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範圍的資金、行業扶貧資金、政府性基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東西扶貧協作資金、集團幫扶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所有明確用於支持脫貧攻堅的各級各類資金進行清理。對歷年來各級、各類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資金支出進度等進行全面核查,建立健全資金調度安排和資金審計工作機制,切實做到項目實施進度與資金撥付進度相匹配,資金安排與項目編制相對應,做到資金使用情況清。
臨滄市臨翔區鳳翔街道中山村發動群眾打掃村內衛生
深入紮實做好思想引導、宣傳發動、組織動員工作,激發內生動力,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發揮好村規民約和村史室「存史、資政、為民、育人」的積極作用,教育引導貧困群眾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建立健全良好衛生習慣和人居環境提升長效工作機制,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徹底解決「髒亂差」問題,養成衛生、文明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g86tHEBiuFnsJQVIM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