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貓

2020-05-13     劉哥寵物

原標題:看看貓

南京的明故宮遺址公園,在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眼中,是皇城舊夢,這裡應該有巍峨的宮殿、清幽的園林、青石的磚地以及繁複糾纏的龍紋雕刻……

所以,在這附近,總是遇見一本正經問路的遊客,習以為常的土著居民們甚至等不及他們一字一字地念完「明故宮遺址公園」的全稱,就已經手一抬再一指,留下一句「喏,就在那兒!」以及愣在一旁的外地人。

確實如這些初來乍到的人所見,明故宮公園實在太小了,龜縮在兩條單行線圍成的橢圓狀地塊中,怎麼能代表六百年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呢?

何況,這裡什麼都沒有,南北各一座宮殿狀建築,明顯是後世仿建的,除了充當出入口之外,都已經被少兒培訓機構和老年旅遊中心占滿了。

正因為,這座公園裡常客,是還未上學的孩子們以及帶小孩的老人們,所以,這裡的貓兒也很多。

雖然,公園裡花木扶蘇,成片的櫻花樹和海棠林,到了春天就美不勝收,但草坪過於空曠、休閒座椅過於顯眼,戀人們是不屑於來此的。偶爾,一群來拍照片的漢服青年男女們,在林間各種擺拍,總是會惹來黃髮垂髫的毫無顧忌的打量,當然,還有那些貓兒們。

明故宮裡的貓主子們,也許祖上的某一隻,就曾是某個貴人的寵物,所以總是自帶皇城風範,遊走、奔跑、甩尾、舔毛、爭鬥……都是不慌不忙、優雅至極。

貓主子們極有規矩,與陌生的人類來總是保持著三分距離,但也不會拒絕人類送上的食物。彼此之間,貓兒們也是各有地盤,互不侵犯,充分保有了獨立自主之精神。

常來公園裡的孩子和老人,甚至能分清這些貓兒們是屬於哪幾個家族,橘貓一族、白貓一族、牛奶貓一族、花狸貓一族……當然,當遇上喂貓的,所有貓兒都是一家的,安靜地圍在周圍,小聲地「喵」幾聲以提醒「要公平啊」,不爭不搶,誰先吃誰等著,都是有次序先後的。

明故宮公園,只是這些喵主子們消食散步、巡視領土、談情說愛的後花園。來喂貓的,也只是外來的愛貓人士偶爾為之的善心之舉,難得一遇。所以,這些遊走舊日宮殿舊跡與平常百姓人家之間的貓兒貓,都要去各個小區里去討生活的。

這才是現實啊!飽嘗生活艱辛,還有長途跋涉,才能最終得到在公園休憩的資格。你以為這些貓兒的懂禮知節,是因為與眾不同,其實只是在無數次的血淚教訓之後,貓兒們終於懂得,唯有合作才不會嚇怕喂貓人以及獲得更多的食物。

城市在馴化人類,也同樣影響著生活在城市中的貓兒們,如何適應環境,以獲得更好的處境,貓兒一向從善如流,甚至比人更聰明。

明故宮遺址周圍,都是建了幾十年的多層建築,為了保護這片充滿故事和想像的土地,這裡也沒有開發再建的計劃。貓兒們,憑著從祖輩處得來的經驗,熟門熟路地知道哪裡有固定喂貓的老人們,哪兒有可以捕獵的對象,哪兒有可以放心散步的瓦片屋頂,以及哪裡要避開人類毒耗子的誘餌……

一到開飯的點兒,貓兒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趕過來,而喂貓的老頭老太,會一邊和貓兒說著話,問著它們今天過得怎樣,然後再把貓糧小心地倒入他們各自的餐盤裡,大多數是超市買菜留下的白色塑料淺盤,另有每日都會換的清水。

只有在信賴的人面前,這些貓兒才會放心地將自己的性格展露無疑。

那隻「大黃」最是貪吃,也最喜歡蹭著老人的腿,因為它本能覺得這樣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福利。

白貓一族有三五隻純白的貓,長的最是高貴,但眼睛並沒有傳說的中的一隻藍一隻綠,但又有點蠢萌,總是弄錯吃飯的時間,不是來早了就是來晚了,無辜的樣子讓老人忍不住要敲它們腦門幾個栗子。

牛奶貓、花貓們的數量最多,有的長得甚為搞笑,也是最好起外號,比如歪鬍子、半邊花、雙耳白、愛心喵……可能是因為常常受到攻擊,它們也是最為謹慎。

除了吃,小區的車底下,往往成為貓兒們的藏身之所,只要有人靠近,貓的第一反應就是鑽進去。

但是,小區里的狗和好奇的孩子們,依然會窮追不捨,狗子們會在主人拚命抓住繩子的情況下狂吠,而孩子們則是撅著屁股恨不得自己也爬進去,當然旁邊的大人們自是不會讓他們如願。

車上,也經常會留下幾個梅花印跡,因為它們要藉助車頂,跳上瓦屋頂。那是人類能看見卻到不了的地方,也是最讓人貓兒放鬆的地方,可以俯視,可以坐臥仰躺,可以喵喵喵地唱著歌。這個歌聲,到了春天的夜晚,就會變得猶如嬰兒哭訴。

在這些貓兒當中,也總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存在。

喜歡繞著明故宮遺址公園外圍溜圈的花狸貓,像是一個智者。

它會一路小跑,小心地沿著路邊的線,自己也走成一條直接,如果遇到熱情的人,主要以孩子居多,它會停下來,判斷一下對方可不可靠有沒有攻擊性,然後選擇立馬離開還是走上前來,蹭著人的褲腿繞兩圈,然後再繼續走自己的路。這樣的貓,很難讓人不喜歡,如果能夠二次邂逅,在人類心中,大概就會覺得已經和它成為朋友了吧。

畢卡索 作

公園裡還有一隻出了名的捕鳥貓,雖然從來沒有人見過它成功地捕到過一隻鳥,但這一點都不妨礙這隻非純黑貓繼續追逐自己的捕鳥夢想。也許,它捕捉到鳥的時候,我們人類都不在身旁……

說起來貓和鳥的宿仇,還是源於食物。貓生不易,鳥生亦艱難。也許,某一隻鳥兒自從偶然嘗了貓糧之後,覺得還能吃,就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然後,就有了大鳥偷食的噁心事件。那種長得像灰鴿子的大鳥異常的兇悍,經常唬得正在進食的帽貓兒們犯慫。

於是,這隻捕鳥貓就化身貓界正義,代表貓兒討伐鳥類,所有的鳥類。所以,經常地,就會看到這隻捕鳥貓,在二十米開外的地方,就開始選好目標,一步一步匍匐地前進,慢慢地,慢慢地,在草坪上,蠕動著、蠕動著……慢到看的人失去了等候的耐心,慢到鳥兒們都在奇怪這隻傻貓在幹嘛……經常是鳥兒已經飛了,捕鳥貓才發動最後一跳。當然,白跳,鳥早就飛遠了。

可即使如此,大家看到它,一次又一次地失敗,竟然也是樂此不彼。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和貓兒們並無本質的區別,經常做著沒有結果的事兒,但只要堅持,就成了一種精神和信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eIqDXIBnkjnB-0z9i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