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安靜,這5條馬路私藏了最純正的上海味道,一天就可逛完

2019-09-23     荷小衣的分享

​上海的真實生活藏於弄堂石庫門的市井裡,而老上海的味道,上海的風情則藏於一條條馬路上。馬路兩旁林立著的法國梧桐是上海馬路的標誌,而馬路深處的花園洋房和歐式廊柱背後攀滿藤蘿的庭院溢出的是最純正的上海味道。

上海最有特色、風格最多樣化的建築,就是坐落在城市中心馬路兩側的20世紀20年代建造的花園住宅。由於當時上海的繁華,這些住宅的主人充滿了傳奇的經歷,也賦予了這些建築本身浪漫、神秘的色彩,留給後人啟示和無限的遐想。如果你想尋找真正的上海味道,那麼撇開喧鬧的景點,來這幾條安靜的馬路領略一下真正的上海風情吧。

1、衡山路

這是上海一條非常有氣質的馬路,上海衡山路有「上海第一林蔭大道」的美稱,也是上海梧桐最密集,沿途景觀最優美的馬路之一。在密集的梧桐樹後面則可以看到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花園洋房,掛牌的房子,背後都有一段名人軼事。

衡山路的白天梧桐遮天,使整條路變成嘗嘗的綠色拱形走廊,夜晚的衡山路則搖身一變,風情萬種,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在梧桐樹叢間忽隱忽現,燈火輝煌的酒吧為衡山路營造出一種獨特朦朧的氣質。

2、康平路

康平路是我走過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中最安靜最少行人的馬路,就像繁華深處的隱士,內斂而低調。這條路數十年如一日的奇蹟般地始終保持著本真的原貌,久經風霜的梧桐樹葉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躁動,路上幾乎看不見一家商店,聞不到半點市井氣息,卻深藏著不少歷史悠久的老房子。

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康平路95號是上海體委的家屬樓,體委的總部也在附近。家屬樓周圍是體委的風雨操場,也是上海田徑隊的訓練場地,當年劉翔他們就是在這裡面練習的。康平路不通公交,非常適合秋日裡行走徜徉。

3、華亭路

華亭路的氣韻是由馬路兩旁鱗次節比的花園洋房給映襯出來的,那些花園洋房裡則大多是舊時上海大戶人家的私人住所,門掩梨花深院,這使這條路始終飄散著舊日中產階級生活安閒自得的氛圍。

如果你從淮海中路穿過來,你會發現對路口的那幾幢尖頂紅磚的法式小洋樓特別的出挑,這些樓房都有連續的拱形門窗,高高的台階下是帶草坪的小花園,小花園裡種著玫瑰和月季。雖然是在弄堂里出入,可窗戶和花園都對著淮海中路。小花園隔斷了鬧市的喧囂,這裡的居住者既可享受大都市的繁華,又能安靜地守在自己不被打擾的小天地里。

4、五原路

五原路很短,卻很耐逛,因為這條路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歷史。在這條路上,建築風格迥異的老式花園洋房混雜在新式里弄和高層住宅之間,使這條馬路顯得跌宕多姿。春夏之際,兩旁茂密的法國梧桐搭起綠色屏障,把馬路襯得幽遠深邃,一眼看不到盡頭似的。走在五原路上,仿佛回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空氣中瀰漫著靜謐慵懶的氣息,連腳步也變得很輕,怕是一不小心踩碎了半個世紀前飄落的梧桐樹葉。

五原路的老洋房,大多低調地站立一角,但仔細看去,卻發現每一幢都帶著寧靜的表情,它們集結在一起,熔鑄出整條五原路的雲淡風輕。人們未必知道,這些歷史悠久的老洋房大都藏龍臥虎,幾乎每一幢都藏著不俗的背景與故事。

5、延慶路

延慶路大概是上海馬路中最默默無聞的一條小馬路了。延慶路上行走,不時會邂逅一些頗有特色的花園別墅,梧桐樹叢間隱隱可見的騎樓山牆上有著精緻的雕飾,顯示出它們原本不凡的身世,還有一些建築精良的新式里弄也常常引得路人駐足凝望。

它們大都建於20世紀10至30年代,歲月滄桑,這些臨街的老房子猶如藏在深閨中的舊日美人,雖然歲月的風沙蒙面,曾經演繹的故事也早已塵封湮沒,但仍然執拗地流露出高雅的貴族氣質和特有的異域風情。

因為臨近國慶的緣故,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上海外灘最著名的12條馬路,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即將要來上海旅行的朋友進行參考,有人說這是給外地人看得,我不置可否,有人說衡復區一帶的馬路才體現真正的上海風貌。這一點我深以為然,今天寫一篇比較能體現上海味道的馬路,真正的是鬧中取靜,非常有韻味的幾條馬路,這些馬路只有老上海才懂得美麗。這幾條馬路都是相鄰的,騎著共享單車的話,1個多小時就可以逛完,步行的話,半天也差不多逛完了。如果你對上海的海派文化感興趣,不妨在旅遊期間來此探索一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_p-Xm0BJleJMoPMx3H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