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演類綜藝的開播,又讓我們有了因為節目發現演員的機會。不過,相比之前一貫的安利,這回我們可能要說個差生,被戳破好演員、實力派外包裝的差生。
或許你已經猜到我們要說哪一位了——楊志剛。
在《演員請就位》的首期節目裡,楊志剛被業內製片人定級為S,即最高級別。獲得這樣的評級不無道理,雖然在年輕人里沒什麼知名度,但他的真實身份是個「中老年殺手」,手握多部傳奇男主劇,收視率都很漂亮,還處在男演員的黃金年齡。
然而,在節目裡壓軸登台的楊志剛卻令人大失所望。表演沒有溫度,異常程式化,還以多次排練會破壞表演的尖銳度為由拒絕和同組女演員排練溝通……總而言之,呈現非常之差,讓爾冬升殺瘋了:
【我看了你很多戲,因為我媽媽看電視劇,我跟著看】 點了受眾群體
【你拍很多戲,你哥哥當導演是吧】 成績都靠哥哥
【可能你已經達到一個標準,你哥哥或者其他導演對你的要求就這樣了】 演技沒有多好
【每次對戲表演方式差不多】表演方式單一、重複
【跳不出去,可以嘗試模仿】不行的話,不如從最基礎的來吧!
一邊是戲骨、演技派的印象在初亮真章時就被戳破,另一邊是實打實的漂亮收視&點擊率,大概不少人會疑惑,到底是什麼讓楊志剛擁有了如此矛盾的現狀?
其實答案爾冬升已經說了:因為他的導演哥哥,郭靖宇【光聽這個名字大家或許不熟悉,但總歸是知道他的那部《娘道》的。當然,郭導也不是每部戲都那麼沒三觀,以往作品還有《打狗棍》、《鐵梨花》、《大秧歌》等等,總體來說是主打鄉土風味兒傳奇劇,偶爾也會有像《靈魂擺渡》一樣的異類出現(他僅擔任藝術總監)】。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楊志剛,就會發現他這四十多年的人生,幾乎每一個重要轉折都和郭靖宇這個哥哥分不開。
1977年,楊志剛生於河北承德一個普通家庭。起初無論是他的家庭亦或者他本人都沒有從藝的打算,直到初二時哥哥郭靖宇的戀人岳麗娜(演員,現在也是郭靖宇的老婆)在他生日的時候送了他一隻挺貴的桌球拍。
這個禮物讓當時喜歡打桌球的楊志剛特別開心,再加上其價格昂貴,他就把球拍當寶貝一樣成天帶著。
不過,學生時代打桌球大家都知道嘛,學校里的台子就那麼幾個,一下課大家都一窩蜂的去排隊,玩的上玩不上全看運氣。楊志剛個子小,平時又排不上號,他就自己想了個招兒,在自習課上溜出去打。不用想也知道,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沒多久就被老師抓包了,然後挨了一頓罵、球拍也被沒收了。
自視珍貴的球拍被沒收,楊志剛心裡特別不高興,但性格頗為內向的他沒有和家長說,也沒有和老師溝通解決,而是直接開始抗拒上學,成績也跟著一落千丈。
彼時已經進入當地話劇團工作郭靖宇對弟弟的變化也是一臉懵逼,只當是他是能力有限學不會了,就琢磨著給他另謀一條出路。正巧這會兒藝校來招生,郭靖宇和他對象一拍大腿:乾脆啊,讓他學跳舞去吧。
對於哥哥的提議,楊志剛幾乎沒猶豫。當時的他正沉迷時下熱播的武俠劇,自己沒事兒就學電視劇里的大俠,所以在面試之前只問了老師念藝校會不會學舞劍,得到肯定答案之後就稀里糊塗的報了名。
您還別說,楊志剛倒是還有些天分,手長腳長再加上刻苦上進,不出幾年就成了學校里拔尖兒的學生,後來從藝校畢業考上了北舞,還參加了1998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不過,即便拔尖兒他也難逃大部分舞蹈演員都難以出頭的命運。
>這帶頭套的老虎就是楊志剛
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和舞蹈家黃豆豆合作,因為當時黃豆豆狀態不算太好,導演和楊志剛說,如果豆豆有什麼閃失,你就代替他跳。然而,最後豆豆很好的完成了表演,楊志剛也老老實實做做了下面抬凳子的人。
(另外,當時環境的偏見也讓敏感的楊志剛有點吃不消,還記得有一次他乘火車回家,同乘的路人先是問及他的職業,然後在他回復「舞蹈」之後,頗為惋惜的感嘆:好好的小伙子學什麼跳舞。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再被問及職業,他一律不說真話。啼笑皆非的是,有次他說自己是個美術生,沒想到問話人直接拿了張紙出來,讓他幫忙畫張素描,嚇得他當即逃跑)
眼看著弟弟沒出路,彼時已經當上導演,並且開始獨立拍攝影視劇作品的郭靖宇再次坐不住了,他尋思著在舞蹈上我也幫不了忙,不如轉到我能插手的行當上算了。於是乎,他又攛掇弟弟轉行做演員。
秉持著「聽我哥的准沒錯」的準則,楊志剛又去考了表演,且最終憑藉不錯的舞蹈成績,順利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為了99級表演班的一員(和姚晨、杜淳一班)。
後續的事實證明,哥哥的建議確實不賴——
藝術皆通的特性外加楊志剛也肯努力,轉了行他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在其他同學還在學校里懵懵懂懂的時候,他就已經應邀出去拍戲了。後半程,他還主演了章家瑞導演的作品《諾瑪的十七歲》(柏林、釜山兩大電影節展映影片、入圍蒙特婁電影節競賽單元,金雞獎四項提名,拿到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獎、聖約瑟電影節視覺獎),才畢業就跟著劇組走上了各大世界電影節的紅毯。
年輕人面對這樣的成績難免開始飄飄然,從國外回來的楊志剛開始拒絕小角色,等待所謂的電影/大角色邀約。可是,哪有那麼多大角色啊,於是乎這位起點頗高的小演員,最終竟然進入了一畢業就沒戲演的尷尬局面。
是不是覺得這個時候哥哥該出現了啊?
嗯,他確實出現了。
不但在自己是個窮鬼的情況下,日常塞錢給弟弟補貼家用,還讓他從飄飄然的狀態落地,然後拉著他跟自己一起老老實實的從小角色開始拍戲(楊志剛也很倔,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三年吧,簡而言之他老哥和他對象一起養了他三年)。由此,楊志剛的事業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軌,也跟他哥哥徹底掛上鉤了。
從開始做演員到現在,楊志剛一共拍攝過三十餘部作品,其中一半都是跟哥哥合作,另外還有四五部是和哥哥的徒弟巨興茂合作。這些作品算是成績斐然,正是它們把楊志剛一點點從「郭靖宇的弟弟」堆成了如今的「演員楊志剛」,成了製片人口中的保證。
好的,我們來總結一下:
是哥哥的老婆陰差陽錯讓楊志剛開始學習藝術;是哥哥建議他轉行學表演;是哥哥把他打入現實;是哥哥讓他事業走上正軌;也是哥哥把他捧到了今天的地步……這樣的哥哥誰不評價一句「弟控」本控呢。
不過,相比把郭靖宇對於楊志剛的呵護關愛單純的形容成一種溺愛,我更傾向於說那是一種複雜的、飽含虧欠的感情。至於我為什麼這麼說,明兒個繼續聽我講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WAmWnUBLq-Ct6CZeI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