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的小家庭迎來了一波「催生浪潮」。
阿玲與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輪番上陣,各種迂迴,主題思想就是兩個字——二胎!面對執著的老人,阿玲與老公苦苦抗爭,百般無奈之下,還曬出了自己的育兒費用清單。
上面記載了孩子從生產到保育的全部支出,在不包括寶寶吃穿用度的情況下,3歲的小娃娃就已經花費了20餘萬,僅生產過程就花了6萬多。看著帳單,四位老人瞠目結舌,阿玲和老公也終於緩了口氣。
對於阿玲的帳單,網友們評論不一,生個娃到底要花多少錢?我們來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說的吧。
@毛毛魚的傳說:作為一名婦產科醫師,我不得不說懷孕生子的花費就像胃容量,彈性極大。那些心大又幸運的人,一項產檢都不做,直接到醫院自然分娩,那兩三千塊錢就可以搞定。可碰上那些懷孕期間問題多,甚至懷孕都靠試管的,大幾十萬都有可能。就一般情況而言,現在生個孩子,產檢加上生產的費用,上萬基本是肯定的。
@雪裡紅果:我是城鎮職工醫保,單位還有幫忙繳納生育保險。一胎剖腹產,生育保險可以報銷3800。考慮到休息問題,在生產期間選擇了單人VIP病房,整個住院費用就提高了。
再加上麻藥等自費藥品的支出,一周下來,大概花費了12000。除去報銷的3800,我自己還出了接近8000。如果把產檢的自費部分算上,整個生產過程15000是有的,這還是在我不是高齡產婦,孩子一切正常的情況下。
@小毛毛的媽:高齡產子,孕晚期又出現了妊娠高血壓和胎窘,前後住過兩次院,期間門診治療更是數不勝數。最後還是在36周時提前剖腹產,為此,寶寶還住了一段時間的保溫箱。
如果要算生產費用,前前後後加起來,產檢大概花了10000多,住院花了9000,生產花了8000多,寶寶住院又花了10000多,再加上門診的費用,總計40000多。
@叮呤呤的風車:我整個懷孕、生產的過程十分順利,每次產檢都是一次性過關,但是也花了不少錢。如果單純計算產檢和順產的費用,除去醫保報銷的部分,最多也就一萬塊。
但是孕期營養品就花了20000多,生完訂的月子中心又是36000,這在我們城市還算是便宜的,再加上請了兩個月的育嬰師16000,總共花了8萬多,哦,還不算孩子的尿不濕、衣服、奶粉和早教的費用。天吶,這麼一算,真有「剁手」的衝動。
其實,生娃容易養娃難,這個難不僅僅是金錢上的困難,還包括帶娃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
你在生娃前,對這些都有過考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