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王力宏擔任Williams College音樂劇「The Bite That Burns」的導演、編劇及作曲。
1999年,23歲的王力宏成為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和最佳製作人,是台灣金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雙料冠軍。
2002年,日本權威媒體《讀賣新聞》舉辦的票選「亞洲10大人氣帥哥」的活動中,王力宏榮登榜首。
創作並製作電影《蜘蛛俠》亞洲主題曲「Like a Gunshot」一曲,作為進軍國際樂壇的第一步,該歌曲收錄在《蜘蛛俠電影原聲帶》中。
赴紐約專訪電影「神鬼交鋒」,力宏是唯一亞洲記者代表。訪問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漢克斯。
2005年,受邀到英國MTV電視台表演,用吉他和小提琴自彈自唱《Julia》和《LoveLoveLove》,贏得滿堂彩。
力宏說:「本來就準備選兩首自己熟悉的英文歌,不過後來覺得如果能唱中文歌更能讓外國人見識到中國歌手的實力,所以特別唱中國歌。中國歌一樣可以在海外受到歡迎,我覺得推廣中國歌也是我們中國歌手的一種責任。」
杜莎夫人蠟像館想為台灣歌手作蠟像,並挑選出王力宏、周杰倫等受歌迷喜愛的名單,由於王力宏音樂創作紅遍全中國、日本和新馬等地,最終向王力宏的發出邀請函,想使之成為最年輕蠟像歌手。
力宏感到驚喜,但最終婉拒了邀約。王媽媽表示,對此感到很榮幸,只是王力宏才29歲,要學習、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多,願意把這個機會讓給更有成就的前輩。
2006年,受邀參加都靈冬奧會的奧林匹克慶祝大會,作為開場表演嘉賓的力宏以chinked-out風格強烈的《蓋世英雄》一曲驚艷全場,中西融合的曲風及力宏的rap讓現場嘉賓嘖嘖稱奇,鼓掌叫好,是這次表演唯一一位華人歌手。
王力宏憑專輯《Chick-Out》(即《心中的日月》)入圍了第48屆格萊美獎提名。《心中的日月》專輯,開創了CHINKED-OUT(華人嘻哈)的新曲風,將華語音樂進一步推向全世界。
2007年,入選美國知名網站「GOLD SEA」選出的「80位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美籍亞洲人」之一,(THE 80 MOST INSPIRING ASIAN AMERICANS OF ALL TIME),與李小龍、馬友友、李安齊名。
給予力宏的評價為:很多美籍亞洲人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成為醫生、會計師或是企業家, 而王力宏雖然出身醫學世家(他爸爸與哥哥都是醫生),而且是個高材生, 但他憑著對音樂的喜愛以及天生優越的音樂才華,成為一位全亞洲最有名, 也最有影響力的創作歌手。
美國加州眾議員BobHuff代表州長阿諾·施瓦辛格,向他頒發「亞洲傑出藝人」獎狀,肯定這位美國長大、亞洲發光的音樂才子,對中美藝術文化交流的貢獻與成就。
2008年赴希臘,成為奧運火炬傳遞首日的第17棒火炬手。首日火炬傳遞有9名華人參與,力宏是作為唯一的藝人代表。力宏特意把長發剪短,並且每天跑步5公里。
獲香港管弦樂團邀請,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擔綱年度壓軸節目《港樂‧王力宏》音樂會的指揮家,王力宏是第一位音樂人有份指揮香港管弦樂團。
被譽為「亞洲數一數二的樂團 」的香港管弦樂團 (港樂)首度與流行音樂界的結合,並由享譽國際的指揮家迪華特贈送王力宏專屬指揮棒。港樂表示:「沒想到王力宏這樣的流行音樂家,既然可以這樣的了解古典音樂,藉由這次的合作對王力宏刮目相看。」
在2006至2008短短兩年的時間,王力宏連續接受三次CNN的訪問,成為華語歌壇的第一人。
在三次的訪問中,其中兩次都是接受了《TALK ASIA》的訪問,《TALK ASIA》是CNN以亞洲觀點訪問世界上有影響力人物的一個談話性訪問節目 。
其實王力宏之所以外國外這麼火,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因為王力宏畢竟從小就在美國生活,所以很早的時候就在美國出道,展露出來了音樂才能,而且更容易被大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