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是一部產業和人口不斷遷移的發展史。這種變遷在青島中心城區的發展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從市北的浮山後、新都心再到李滄,甚至延伸到了目前的城陽即墨,城市不斷擴張意味著城市中心的不斷變遷。
特別是即墨劃區後,從整個大青島的發展格局來看,作為進出青島老城區咽喉的李滄一下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物理中心,其戰略位置愈加重要。
無論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產業配套來看,李滄正在將其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逐漸擔當起青島中心城區的重擔。
如何從前幾年的"價格窪地"優勢轉變為通過提升城區生活品質吸引高層次人群,李滄還有更多文章要做。
NO. 1|壹
李滄成為名副其實的青島中心城區中心
在青島七區三市中,如果選一個地鐵改變最大的區市,非李滄莫屬。
作為地鐵2號線和3號線交匯點的李村站,可以將乘客載往市南、市北、嶗山、即墨的多個商圈和旅遊景點。
11號線通車後這個範圍更是擴大到即墨。目前規劃的地鐵4號線、8號線、11號線都可以換乘地鐵到李村。
在軌道交通優勢加持下,李滄依託以青島國際院士港為代表的創新平台,從傳統產業發展的困境中突圍。通過引進人才、技術、成果、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資源,成功扮演青島科技創新資源"蓄水池"的角色。作為平台思維的代表,位於李滄的青島院士港可以戰略引領作用,以產業鏈為紐帶,通過政府頂層的統籌協調和引領推動作用,使得來自市南、市北、嶗山、即墨、城陽等周邊區域的知識、技術、資本、市場在院士港的平台上交融耦合,激發創新活力。
同時,堅持以"四新"促"四化",全面激發區域發展活力。依託青島國際院士港、絲路協創中心、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和青島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國際科創平台、國際多元交流平台、數字經濟平台和精品精緻消費平台,培育網絡信息、現代金融、設計研發、影視文化四大新興產業。
這些相關戰略新興產業也使得李滄在吸納人才方面站上了高位,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大量人才的擁入以及未來產業和人口吸納能力的預期。
悄然間,李滄已經成為青島七區三市中發展勢頭最好的一個區市。
特別是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這項衡量GDP含金量的指標上,2018年李滄以微弱的優勢超過嶗山,成為青島主城區中經濟"含金量"最高的區市。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李滄在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幾個重要指標上保持了高速而健康的增長勢頭。這已經是李滄區的這三項指標連續兩年保持這樣的勢頭了(增速在七區三市中排第一)。
李滄擁有更廣闊的面積(面積比市南市北總和還要大),在市南市北相對飽和、轉型緩慢,嶗山要考慮自然保護區等因素之下,至少從產業布局和人口導入上,李滄的發展將決定青島主城區的上限。
NO. 2|貳
不止是剛需年輕人青睞李滄
從李滄自身的發展來看,可以分為明顯的三大板塊:圍繞世園會興起的東李板塊,圍繞青島北站的交通商務板塊,中部是李村中心片區。
離市南市北等上班地點近、相對的價格窪地、生態環境好……進入世園會周期的李滄有無數個理由成為剛需年輕人的首套房首選地。
鼎盛時期,李滄供應量曾經占到整個青島市區的一半左右,李滄一下子成為自浮山後、新都心後的另一片外來人口聚集區。
從硬體設施和生態環境來看,世園會對李滄東部的改變的確很大,拓展後的金水路成為了連接東西的交通要道,整治後的李村河上游,作為青島市區為數不多擁有大量閒置土地的區域,受到多個地產大鱷的青睞。
除了東部的世園會,李滄的崛起還有另外一個標誌性的地理印記:西部的青島北站。
伴隨著黃海橡膠廠、青島國棉六廠等老工業廠區的搬遷,大量黃金地塊騰出,鐵路青島北客站、地鐵M3號線、重慶路改造等交通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李滄西部逐漸形成了一個主打交通的居住新區,無論從生活氛圍還是交通配套上都成為了剛需年輕人的另一選擇。
"我們的房價相對較低,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外來人口湧入,有些人可能覺得是負擔,但我們覺得這是活力,這些人是年輕的精英群體,以及從農村中來的青壯年,擁有創新優勢和活力。"2016年,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
而隨著地鐵3號線的全線貫通,李滄中心商圈的體量幾乎要趕超台東,在一次次的商圈大戰中,李滄區中部商圈的地位不斷提高並且已經到了不可撼動的程度,商業與交通上的巨大轉變讓李滄區的住宅飛速升值,甚至讓令不少青島市民直呼"剛需已經高攀不起李滄"。
NO. 3|叄
唯一輻射市北嶗山李滄的中心區域
從李滄區整體發展來看,區域土地開發已經進入中後期,特別是東李片區近年來待開發地塊日益稀少,而青島北站的交通商務區相對成熟,兩大板塊土地供給的稀缺性愈加突出,李滄中心片區如何提升城市品質成為了李滄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2018年9月,《李滄區李村中心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要進一步提升區域功能。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及城市主幹道的交通優勢,拓展復合式立體商務辦公及產業空間。"
作為唯一輻射市北嶗山李滄的中心區域,和嶗山市北交界處的李滄南大門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這一區域也是李滄區政府所在地,地鐵3號線和2號線交匯處。
通過跨海大橋可以連接紅島高新區和嶗山,通過重慶中路連接滄口,通過黑龍江中路連接市北,通過青銀高速公路連接城陽和即墨,李滄南大門真正成為中心中的中心。
同時,李滄正在有序組織實施南嶗路、萬年泉路等道路打通工程,區域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
更重要的是,這一區域可以享受嶗山、市北和李滄三區的紅利。
向北是李滄日益活躍的李村商圈,包括李村步行街、寶龍城市廣場等。
一街之隔的是海爾雲谷,這裡將是產城園區社群生態圈平台。
目前,瀚海控股集團、歐洲洋品彙、中建投資、英國DC-HD研發總部、親和源集團、史蒂芬森國際教育集團等18家國際名企已確定進駐雲谷。根據規劃,海爾雲谷將走出20家上市企業,1000家各類企業,培育創客2000家以上,預計年產值達800億元。
不遠處還有嶗山區打造的青島國際創新園。傑華生物、矽昌通信公司等集聚……未來3年,這裡將聚集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團隊100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1000家以上。
無論是從交通配套還是周邊產業布局的角度,這一區域都有可能成為高端人群的聚集區。
NO. 4|肆
李滄迎來高端合作夥伴
實際上,李滄自身的土地開發策略也在逐步轉變,已經從前幾年靠"價格窪地"優勢轉變為通過城區生活品質吸引高層次人群的階段了。
愈加核心的區位優勢也需要更加頂級的規劃設計,需要更加高端的合作夥伴。
今年5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龍湖李滄首個項目——龍湖青山路項目的規劃許可批前公示,根據此次公布的規劃方案:項目分為南北2個地塊,北側建設2棟辦公樓(含底商),一棟24F,一棟9F;南側建設6棟住宅+1棟人才公寓+1棟辦公。
在業內,龍湖一直以開發精品住宅著稱,這也是龍湖在李滄拿下的首個項目。
7月24日的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上合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再一次將青島推到了中國發展的"最前排","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得到實錘,青島的未來更被看好,在青島中心區土地供應日漸稀少的當下,核心區域的區位優勢將會得到進一步放大。
在李滄南大門如此核心地段、周圍高端產業如此密集之地,由龍湖來操刀,自然也被寄予厚望。
(龍湖項目效果圖)
相信以龍湖的操作手法,不管是人才公寓還是普通住宅,都會成為李滄樓市新的標杆,這也跟李滄中高端人才的調性和需求比較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