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災害教育,黑色旅遊成為發展新空間?

2020-02-25   睿途旅創

災害教育,包含了防災教育和減災教育。是為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以培養公民具有災害意識、防災素養為核心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關於災害本身及防災、減災、救災與備災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樹立正確的災害觀,正確看待災害本身及其發生髮展規律。因此,災害教育有著深刻的實踐性、仿真體驗性,並有著豐富的教育內容與價值。

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都是災害教育的範疇。國際上從80年代開始,就將災害教育深入到了學校和社區,而我國將喇叭式的減災宣傳提升到災害教育,則是在2003年的非典之後。但防災意識和素養依然沒有得到改變,直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慘痛的經歷,才讓我們深刻省悟,並把「5·12」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引導全社會對災害教育予以重視。

在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中,對我們支持很大的日本,就是一個將災害教育做到極致的國家。面對各類災害,日本民眾臨危不懼,表現出匪夷所思的生命隱忍和人性的淡定,豐富的自救經驗和高效的抗災能力。其實,這些都是日本學校一貫注重防災與安全教育累積性指標的綜合反映。

除了自幼兒園起的理論加實戰演練的災害教育以外,以死亡和苦難為背景的「黑色旅遊業」,也成為災害教育的「研學」新空間。

因東日本大地震產生核泄漏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便是在災害教育研學目的地思路助推下,成為了黑色旅遊勝地。日本評論家東浩紀、旅遊學家井出明、現代美術家梅澤和木、社會學家開沼博等人共同參與策劃,決定不變更核電站原址,而是等到核電站周圍的輻射降低至一定水平時,在距離原核電站20千米處建造住宿設施、博物館、自然能源研究設施等。同時,遊客們還可以前往核電站進行現場參觀。

無獨有偶。韓國近年來也積極推動災害教育與黑色旅遊的結合。韓國語言文字主管機構將英語直譯的「黑色旅遊」翻譯成「歷史教訓旅遊」。

希望通過這樣獨特的研學旅行地,避免讓遊客陷入廉價的欣賞中,而要讓他們客觀地認識慘狀,學習歷史知識,並從中汲取教訓。

那麼,對於今天大力發展研學旅行的我們,對於災害教育尚且不夠深入和全面的我們,對於今天還傻到排隊買雙黃連的我們來說,基於災害教育研學旅行的黑色旅遊,應當成為具備「黑色」資源的目的地,拓寬旅遊產品的新空間,承擔社會公益的新擔當。

我們,怎樣才能做好黑色旅遊呢?

1. 通過文化傳播來實現

黑色旅遊地本身具備的旅遊文化相對於其他旅遊業態來說比較敏感嚴肅,如果直接宣傳不僅生硬刻板還有可能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黑色旅遊的宣傳可以通過一些藝術形式起到宣傳的作用,如文學、藝術、影視作品。

在黑色旅遊地發生的黑色事件中往往有很多英雄人物或者愛國主義素材可以供人們發掘,如果將黑色旅遊文化轉變成藝術作品在社會上傳播,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於黑色歷史事件的尊重,同時也考慮到了黑色旅遊地居民的情緒,這是通過一種有效的、健康的方式宣傳黑色旅遊地。

同時黑色旅遊的定位傳播要破除心理障礙與避免信息失真。傳播不當有可能導致營銷巨大障礙。首先是倫理學上的問題,企業應極力避免在情感上傷害當地居民或災民,小心處理好黑色旅遊產品開發中的倫理問題。這些都是黑色旅遊營銷的關鍵。由於傳播過程中還存在噪音,會導致信息失真與扭曲,因此,在還原黑色旅遊地發生的歷史故事中,注重保持其歷史原真性是一個重要課題。

2.創新旅遊地產品

黑色旅遊地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和嚴肅性決定了黑色旅遊地產品的高標準以及難以改變的現狀。在這種情形下如果要實現創新旅遊地產品的目的,我們可以將黑色旅遊與其他各種旅遊業態相結合,如文化娛樂旅遊可以與教育培訓旅遊相結合,遺產旅遊可以和遺產地本地文化民俗體驗相結合。通過這種組合,一方面可以彌補黑色旅遊在收益上的欠缺,同時豐富了黑色旅遊的形式,更好的傳播黑色旅遊文化。

要進行黑色旅遊的產品內涵創新與文化附加值的挖掘。黑色旅遊產品的創新也不例外,要圍繞道德教育、環保教育與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展開;要對產品的內涵進行挖掘與深化,真實還原歷史場景並且啟動參與式、互動式旅遊項目,實施情感營銷;要以核心吸引物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提高旅遊產品的附加值;要提升服務水平,讓更多思維敏捷、專業過硬、訓練有素的旅遊從業人員加入營銷過程。

有學者認為,我國絕大部分紅色旅遊景區具有開發黑色旅遊產品的條件。因此,各種「顏色」的旅遊加組合,往往會產生1+1大於2的效果,產生互補與系統效應,而不是相互對立。

3.藉助科技重現歷史

黑色旅遊景點可以靈活運用聲、光、電等先進的技術重現災難情景,製造出生動的參觀點,為旅客帶來更加深刻的體驗。將歷史變為真實情境,改變景點固有的設施。這不僅是黑色旅遊產品的開發策略,也是中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趨勢對黑色旅遊景點提出的新要求。

4.部分資源的公益性和政府引導

黑色旅遊資源依其開發的經營導向,必須區分公益性黑色旅遊資源和營利性黑色旅遊資源。公益性旅遊資源要做到免費開放,如美國的「亞里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由於免費開放,每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儼然成了很好的教育基地。兼具公益性與營利性的資源,要堅持政府主導開發的原則。對於黑色旅遊來說,加入公益的元素顯得尤其必要。

寫在最後

「緬懷與探尋地域故事」和「公益與科學教育」是黑色旅遊最為主要的動機和目的。這次疫情的發生,不是偶然,是由於災害教育的缺乏,導致民眾忘卻了非典的傷痛。學校的災害教育,對於十四億人口和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大國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因此,我們呼籲,以武漢為代表的疫區,應當將黑色旅遊與災害教育結合起來,讓人們永遠記住這場源於吃貨的災難。同時,通過系統的科學教育,讓人們懂得科學防治。

希望,在你我的有生之年,不會再出現第三次。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