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們就會被家長們送去幼兒園,很多小孩一開始都會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總是大哭大鬧的,讓家長們覺得很擔心。但是孩子只有哭鬧才是真的有問題嗎?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三歲了,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總是又哭又鬧的,王女士就會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孩子總是不哭不鬧的,但是卻有這麼一些狀況:三天兩頭生病、經常尿褲子、還不與老師同學交流。
老師向王女士反映了這些情況後,王女士本來不以為意,覺得兒子又不哭又不鬧怎麼會有事呢?但是隨後孩子卻被幼兒園勸退了。王女士很生氣,去到學校打算找個原因,老師的一番話讓王女士閉上了嘴。
老師說:"家長實在是太不稱職了。總覺得孩子不哭不鬧就什麼事都沒有,其實不然。這學期孩子不吃飯、不與人交流,父母依舊不當回事。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著想,家長們還是多關心關心孩子吧,等孩子好一些再來上學吧!"
孩子們從小到大,家長們都應該要好好關心,無論是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那麼會讓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
1、哭鬧不止的孩子。
有些孩子總是哭得很厲害,和媽媽分開、同學搶了自己的玩具等,他們總是不停地哭,不能聽進去別人說的話。這類孩子通常都比較沒有安全感比較焦慮,家長們要多與孩子交流。
2、不哭不鬧的孩子。
相比於大哭大鬧的孩子,這類孩子更讓人擔心,哭是孩子發泄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不哭不鬧,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著,久而久之就會一直積攢著自己的情緒。這種孩子的性格更為敏感,他們通常會通過別的方式表達,比如啃手指、不吃飯等。
哭是孩子最常用的宣洩情感的方式,孩子是否哭鬧也並不是判斷孩子是否適應幼兒園的唯一標準。
1、缺乏安全感。
很多孩子哭鬧或者不哭鬧的原因在可能於他們缺乏安全感,有些孩子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哭鬧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然後能夠得到關心。而有些孩子不哭不鬧也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敢宣洩自己的感情。
2、情緒被壓抑。
家長的行為在這方面也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就像上文王女士,孩子還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王女士說了一些讓孩子覺得害怕的話,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被壓抑,從而不敢發泄出來,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會情緒堆積在自己的內心,變得自閉、沉默。
不要覺得孩子不哭不鬧就是孩子乖巧,家長們應該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哭鬧並非是評判孩子是否乖巧的唯一標準,多多關心愛護,多多和孩子交流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