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明星生存法則:少說話多拍戲,少立人設多塑角色

2019-11-06     貓影文娛

作者 | 貓叔



娛樂圈又一例「禍從口出」。

11月5日凌晨,黃子韜微博發文稱:「這麼多年了,這首長達五分多鐘的最好的我們不打動除了粉絲以外的人的話,我真的失去私心好好當個戲子去吧……」



本來只是一句「牢騷」,但因為提到了「戲子」二字,遭到了網友的口誅筆伐。

很多網友認為,黃子韜的語氣好像歌手比戲子更高貴一樣。而粉絲則辯駁,黃子韜提到「戲子」只是一種自嘲,並沒有貶低演員的意思。

最終,黃子韜決定退出微博。並表示,「這種地方根本不值得說任何心裡話」。



事實上,出現黃子韜這樣的情況,在娛樂圈並非偶然。



黃子韜不是第一個,也一定不是最後一個。

那些「禍從口出」的明星們



都說2018年是明星人設崩塌年,結果誰能想到,2019年明星崩塌更嚴重,有時候可能就是因為微博上的一句話。

黃子韜表述有誤,被人誤解,但只是退出微博,還算幸運。娛樂圈因為一句話被封殺的,也大有人在。



2018年,范冰冰因為一句「武月很快樂」,被崔永元揪住,最終被罰款8.83億,本來已定的婚姻碎了一地,至今仍未能成功復出。

六小齡童,因為每次上節目或是接受採訪都會說相似的話,甚至在悼念楊潔導演時都不忘藉機宣傳自己的新戲,最終「人設」崩塌,遭到網友群嘲,甚至出現了火爆網絡的「六小齡童體」。



馬思純為了宣傳新戲,發布了一篇關於張愛玲的作品《第一爐香》的讀後感。但被人指出解讀有誤,諷刺她將「哈姆雷特解讀成了哈利波特」。甚至在最近參加《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時,還被人拿張愛玲開玩笑。



靳東發微博:「為了拍戲,每晚睡前會看一套專業叢書,每次七八頁。又看了些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小文章。」尷尬的是,諾貝爾獎根本沒有設立數學獎,這無疑讓靳東的口碑和形象遭受到了重創。

趙立新因為在微博里提出質疑,「日本人占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被網友認為,是在「美化侵略」,在給日本人「洗地」,雖然後來火速道歉,但還是遭到了封殺。由他主演的《光榮時代》最近播出,他的戲份已經全部通過補拍和AI換頭的等技術手段,被黃志忠替換。

翟天臨因為秀北大博士後站的聘用證書,被扒出論文造假,最終博士學位被撤銷,演藝事業也就此終結。

前不久的江一燕,因為曬「美國建築大師」的獎項,遭到全網質疑,私生活緋聞、散文隨筆都被網友扒了個遍,甚至連同以往支教的經歷也被質疑擺拍。

這些明星,冤嗎?



有些明星確實不冤,但相信有部分明星是有一些冤的,甚至有人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網絡暴力。

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非善即惡,但對於明星來說,確實一句話就可能引起軒然大波。

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百口莫辯,一句話就能夠毀掉一個明星。



少說話多拍戲,少立人設多塑角色



以前的演員最不喜歡給自己貼標籤,甚至會為了撕掉身上的標籤,去挑戰不同的角色。

就像劉德華,拍了一百多部電影,出過六十多張專輯,他拍的電影中也絕非全部都是好電影,也有不少爛片,但卻很少聽到有網友對劉德華說三道四。

但現在的明星,卻非常喜歡給自己立人設,比如「吃貨人設」「好男人人設」「勞模人設」「女王人設」「少女人設」「放飛自我人設」「耿直人設」……

不得不承認,一個有完美的人設確實容易討喜、吸粉,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當這個人設崩塌以後,明星說面臨的問題,可能比之前沒立人設之前更加糟糕。

這兩年,明星因為微博「人設崩塌」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但卻很少有明星引以為戒。

尤其是2019年,少說話,多拍戲,少立人設多塑角色,踏實做好本職工作,謹言慎行,或許才是明星們的生存法則。



畢竟,演員真正的陣地,是片場,而不是微博;明星真正應該重視的,是影視劇里的角色,而不是微博上的人設,角色吸引的是觀眾,人設吸引的只是粉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V-HP24BMH2_cNUgcL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