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黑鷹各式塗裝匯總,帶你領略極為罕見的迷彩版本

2020-01-11   河東三叔

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美關係回暖升溫,從美國購買先進武器裝備成了可能。而在此前的十多年間由於自主研發的直-6、直-7相繼下馬,當時急需的高原運輸直升機無法得到保障,直-5以及少量米-8性能上不足也不能滿足高海撥地區使用。

直-5直升機

1983年,基於高原地區邊防部隊補給困難、大雪封路後傷病員無法及時後送等需求,我國決定引進一型能適應高原惡劣氣候環境使用的直升機。在通過多種機型的對比,包括:UH-60A「黑鷹」、貝爾-214以及超美洲豹等機型,最終選定黑鷹。

西科斯基提供用於測試黑鷹,機身編號N3124B,這是第一種塗裝樣式。

測試用黑鷹直升機

民航塗裝的C-130運送黑鷹直升機到高原測試飛行,注意看塗裝。

黑鷹直升機

1984年6月中美正式簽訂購買24架S-70C-2「黑鷹」直升機協議(民用型),正是它們的到來開啟了中國陸航新篇章,黑鷹也見證了陸航30餘年艱難的發展歷程。

這是交付之前西科斯基為中方培訓8名飛行員合影,這批飛行教官在返回中國後代訓其他飛行員,這是黑鷹的第二種塗裝。

黑鷹直升機

當時購買的S-70C-2「黑鷹」是民用型號,主要用於高原所以採用了GE-T700-701新型發動機,功率要比美軍使用的T700-700型提升10%。1984年11月,首批3架黑鷹直升機運抵天津港交付裝備於空軍獨立運輸團3大隊,用於組織飛行、機務人員改裝訓練,其中兩架白色塗裝作為專機使用。

黑鷹藍白塗裝民航即視感,瞬間掉檔次。

」黑鷹「直升機在沙河機場

1985年1月,第二批9架黑鷹直升機交付中方;1985年5月,第三批5架黑鷹直升機交付中方;1985年10月,最後一批7架黑鷹直升機交付中方。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樣藍白塗裝的黑鷹直升機。有了陸航正式編號,其他塗裝和上面一樣。

白色塗裝的「黑鷹」直升機

不過這些都不是常規造型,陸航標準照是綠色塗裝加編號,帥不帥不知道反正這一眼就能認出是中國黑鷹。

黑鷹標準照

而且服役的「黑鷹」直升機除編號外都不塗刷機徽。

黑鷹標準照

入役後的黑鷹還有更加罕見的迷彩版塗裝,不過照片很少見給大家找到兩張,分別是三色迷彩和荒漠迷彩。

這是一張訓練照片,近處的黑鷹忽略注意看背景處的三色迷彩版「黑鷹」直升機,除了機頭基本還是可以看的很楚。不知道這是做為訓練識別用途,還是有對應使用場景。

三色迷彩版「黑鷹」直升機

還有更加罕見的荒漠迷彩版「黑鷹」直升機,看時間是1993年正值壯年的黑鷹。

荒漠迷彩版「黑鷹」直升機

和裸機的「黑鷹」相比,入役後還進行了必要的改裝,首先是加裝美製外掛式副油箱系統的黑鷹,還是標準照純綠色。

加裝美製外掛式副油箱系統

這張就有點混搭了,同樣加裝了美製外掛式副油箱系統,不過是由藍白塗裝加綠色塗裝油箱。

混搭版黑鷹直升機

由於飛行阻力過大等等原因,後來又改裝為內置500升油箱(回歸傳統標準照),這種油箱在米-171等機型上也有大量使用。

標準版黑鷹直升機

總而言之,S-70「黑鷹」直升機在中國服役期間表現優異,也為陸航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各種改裝測試)。由於性能確實優秀再加上機況良好,長期以來都是我國高原運輸主力機型,甚至在汶川地震時作為第一批救援力量進入災區。不過黑鷹終歸已經老了,未來在它身上積累的經驗自然會得以應用,為這批老鷹點個小小的贊。

黑鷹直升機

黑鷹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