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轉專業,騙了多少被調劑的學生???

2019-08-04     華科畢業的天門阿濤

01

許多大學的招生宣傳,

都會打上「轉專業」的字樣。

招生老師們都會這樣說,

即使報考的同學分數低於目標專業的錄取線,

但可以通過轉專業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專業需求,學習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他們從來不會說明轉專業的難度和風險,

同學們總是喜歡問,

「轉專業容易嗎?」

這時老謀深算的招生老師都會這樣回答,

「只要你認真努力,很容易的。」

可是事實上,轉專業難度大,風險高,

畢竟轉專業可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點。

高考志願錄取,

遵循「分數優先」原則,

一般熱門專業報得人多,

分數高於投檔線十幾二十分的樣子,

先滿足分數高的人志願需求,依次錄取。

所以,一般壓線或高於投檔線一兩分的人

專業極大機率會被調劑,

因為那些分數比你高的人把你想去的專業給填滿了,你只能被調劑到某個報得人不多的冷門專業。

由於害怕退檔,

絕大多數人都是服從志願調劑的,

那些壓線錄取的同學們查詢到志願結果後

一般都是一臉懵逼的樣子,

「這是什麼鬼專業?

我沒報這個專業啊,

我不會被調劑了吧!」

其實,專業調劑是非常合理的,

畢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選擇自己喜歡的,熱門的專業,

否則那些偏冷門的專業就沒人讀了,

於國家社會不利。

但對於個人來說,

專業被調劑是件非常悲傷的事,

沒有人喜歡被安排到一個自己之前完全沒了解過的專業。

對於他們來說,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轉專業了。

可是,他們不知道轉專業意味著大一在原專業花的很多精力和時間都會變成了沉沒成本,

要比別人多走很多彎路,

意味著大二要面對同時補修多門課程的壓力,

意味著要用三年內修夠四年要求的學分。

02

轉專業方案,因大學而異,

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學期開始,

聽同學說還有剛入學就可以轉專業的,

我一臉詫異:還有這種神操作?

轉專業可能會有條件限制,

比如要求績點排名在專業前30%才能轉,

禁止文科生轉理科專業,

有些大學甚至只允許專業重合度高於多少多少才能轉。

不過隨著想轉專業的同學人數逐年上升,

轉出條件慢慢變得寬鬆起來,

大部分大學都採取「轉出無限制,轉入有限制」的模式,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轉專業的申請,

但必須要通過相關考核才能允許進入,

差不多就是競爭淘汰模式,

名額不多,只給更優秀的人。

每年的轉專業方案一般會在教務處公示,

拿我學校舉例,

第一學期末教務部會公示轉專業工作方案,

讓下學期有轉專業意向的本科生

提前做好擬轉專業的預選及相關考核準備。

3月下旬,教務處會公示具體方案,

學生可於三月末或四月初時候提交轉專業申請,

同時需要一份列印的中文成績單。

4月中下旬開始考核,

一般是筆試加面試,

有些專業只要面試。

每個學院的考核方式都不同,

具體以公布的方案細則為準。

教務部匯總、審核各學院(部)擬轉專業的初選名單,

並報校長辦公會審批後,

在「校內通知」中進行公示,

一般都是在5月中旬的時候公布的。

我覺得,轉專業還是挺難的,

尤其是計算機,金融等熱門專業,

想轉入的人超級多,

不是大佬學霸級人物一般都是炮灰。

我記得今年上半年有個轉入計院失敗的同學,

十分不滿,認為轉專業考核不公平,

他(她)筆試成績不錯,

但面試分數低,被刷了。

我覺得這傢伙挺厲害的,

只是還有更厲害的人存在而已,

比如我的一個同學,

他大一上就準備轉計算機類,

天天窩在圖書館自習室搞什麼Python鬼玩意,

配置都是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一起,

都把我驚呆了。

03

有些人轉專業,

只是覺得自己的專業前景不好,

想去熱門未來就業好的;

有些人轉專業,

只是不喜歡所在校區緣故,

想去條件設施更好,交通更方便的校區;

有些人轉專業,是出於熱愛,

只是受困於高考分數低專業被調劑,

轉專業成為了他們追求自己所熱愛的重要途徑。

轉專業有風險,極大風險,

甚至有延長學年的可能性。

那些為了轉專業而轉的同學,

一般都沒搞清楚想轉入專業的情況,

從而轉入之後各種不適應,

最後徒留懊惱和後悔。

如果你轉專業完全是跟從自己的心走,

並且覺得自己能克服所有轉專業後可能面臨的問題,

那麼一定要堅持轉專業,

你應該去追尋自己熱愛的事物。

如果不是,請一定好好評估,

轉專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切不可盲目跟風。

如果可以,最好先蹭幾節目標專業的大類基礎課和專業課,看看具體情況。

我很欽佩那些一入學就明白自己方向的人,

知道自己不喜歡該專業,

想轉專業去自己一直心儀已久的專業,

所以泡圖書館認真學習,

修煉技能,拿高績點,

提前準備轉專業考試。

這是一條很孤單卻又充實的路,

明確了方向,只為以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一段話,很有感觸,

「轉專業考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

為了應付考試而自發地、長時間地學習。

中學及以前的考試,

我從來不為考試做任何準備,

都是平時學多少到考場發揮多少,

從來不搞考前突擊,

也從來不在考前集中學習。

但這次由於壓力風險太大,

逼出了自己的本能,

逼得我在各個方面作準備。

除了知識上的,還有作息習慣上的。

我是一個標準的夜貓子,

但那段時間我堅持早起,

上午學英語下午做數學,

為了適應考場節奏。

考試前一周對飲食、活動做了嚴格的控制,

考前還去看考場,

生怕出意外影響了考試。」

所以有人說,轉專業考試比高考還重要,

因為此時的自己已經明確了自己想要什麼,

未來往哪個方向走。

對於想轉專業的同學來說,

我只有兩個建議:

大一上要努力學習,拿高績點,

這是學習能力的證明,

補修一年的知識可不是容易的,

面試老師傾向於選擇學習成績好的同學;

同時修煉目標專業相關的技能知識,

這是興趣的證明,

能解釋你為什麼要轉入這個專業的問題,

當然如果能拿獎就更好了。

轉專業從來都是一條孤單的路,

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默默努力,

暗自承受所有的困難,

陌生的同學,陌生的環境,

排得滿噹噹的課程表,

甚至課程衝突,一大把沉沒成本。

但我覺得為了自己所熱愛的,

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RStYmwBUcHTFCnfvA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