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三千弟子中,也湧現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足可見孔子思想之偉大。
為了紀念孔子,在山東曲阜,有一座孔廟。
孔廟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而自西漢以來,歷代帝王更是不斷給孔子加封諡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慢慢成為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孔廟。以至於今天提到孔子,大部分人馬上就會想到曲阜的孔廟。
其實,不止曲阜有孔廟,嶺南地區也有,並且還是全國現存的最大規模府、縣級孔廟,僅小于山東曲阜孔廟,位居第二。這座孔廟就是——揭陽學宮。
揭陽學宮原稱「揭陽孔廟」,又稱「文廟」、「紅學」,揭陽人習慣稱之為學宮,所以揭陽孔廟也漸漸被人們叫成「揭陽學宮」了。
揭陽學宮位於揭陽市區韓祠路口東側,是揭陽古代的最高學府,距今已有876年的歷史了。幾百年的漫長歲月,孔子深厚的人文氣息凝集於這些立體的建築之上,讓人無比感懷。
揭陽本身就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城市。
作為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潮汕四市之一,揭陽因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見諸史載已有2200多年,是真正的歷史名城。揭陽既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也是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以及興盛地之一。另外,揭陽還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
在這樣的城市裡,有一座傳統的孔廟,也就不顯得突兀了。
揭陽學宮自南宋紹興十年,孫乙闢建榕城為縣治之都擇址興建。這之後的幾百年,經歷過天災戰禍、也經歷過文革期間的拆毀改建,到今天大部分還能保持完好,對揭陽以至嶺東地區的人文景觀起著很大的影響。
漫長的歲月里,揭陽學宮也培育了眾多的優秀人才。
整座學宮現存總面積20020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照壁、欞星門、泮橋、泮池、大成門、東西廡、大成殿、崇聖祠等,造型富麗堂皇、莊嚴肅穆。
更為特別的是,揭陽學宮的選址。要穿過一條熱鬧繁華的步行街,才能看到眼前古色古香的揭陽學宮,大概這就是古人追求的大隱隱於市吧。
進入學宮之前,有一道欞星門。
古代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星宿相比,表達人們對孔子的敬愛。
純石結構的欞星門,五根石柱中間間隔而出三道門。石柱頂端為寶頂,兩側皆為雲枋龍首。在廣闊的天際之下,高大的欞星門顯得蓬勃而大氣。
進入欞星門,就是泮池。經過泮池,拾級而上是大成門。
原先朱紅的大門,顏色微微有點脫落,一百零八顆金色門釘熠熠生輝。大成門兩側各有一廂房,東為「名宦祠」,祀歷代揭陽當官而有政績的人物;西為「鄉賢祠」,祀歷代揭陽籍有名聲的宦官。
繼續往前,就是學宮的核心建築———大成殿。作為孔子神像所在地,大成殿不僅是整個建築的核心,也是庭院的主體。
大成殿內有一座彩色的大型孔子塑像,其裝飾也是色彩十分飽滿。
細細看來,可以發現大成殿內有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木雕巨龍。據說文革時期,這四條巨龍差點化為灰燼,幸運的是文物工作者及時將這幾條龍搶回來,悄悄藏於地下室,才躲過一劫。
可惜其中一條龍的頭顱已經被燒掉,後來是由揭陽籍的省級木雕藝術家郭燕騰先生仿製補上去的。
大成殿前天井兩側分別是東西廡,東廡是「科舉考試展覽」和「孔子儒學展覽」,可以看到孔子很多的生平事跡介紹。
一座孔子的行教像,格外莊嚴。走近一些,方能看見孔子身體稍稍前傾,雙手作揖,謙卑有禮,鬚髮飄逸,無形中透露出一股聖人的智慧。
孔子的手勢很有講究,左手為弱,因而左手在前,以弱示人,相當於現代的握手禮。
西廡現在是「揭陽出土文物展覽」,展出在揭陽境內出土的,自原始社會到近代的各種珍貴文物,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比如這個十六兩秤。十六兩秤是有典故的,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相當,正是來源自十六兩秤。
傳說古代先人,觀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旁邊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人一生福、祿、壽。十六兩秤上的16個刻度分別代表16顆星,秤頭是北斗七星,中間是南斗六星,秤尾是壽、祿、福三星。
如果做生意短斤缺兩,缺1兩就是缺福,缺2兩就缺福祿,缺3兩就福祿壽都沒有了,以此為道德約束。
還有這個兵士架馬車的塑像,想不到吧,在古代,架馬車也是需要「考駕照」的。大概是因為那時候生產力低下,並且馬匹也是珍貴的資源,所以需要格外小心吧。
揭陽學宮除了承擔學宮的職責之外,還是革命活動舊址。
1925年周恩來在第一、二次東征時,曾在這裡辦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揭陽時,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人也曾在學宮的明倫堂里召開過軍事會議。學宮內還有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展覽館。
並且,揭陽學宮內還有一處落彈紀念點。這是因為1937年至1940年間,日軍9次對揭陽城進行轟炸,當時百姓死傷過百。落彈紀念點也是為了警示後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揭陽學宮附近還有一座學宮文化廣場。大大的石砌牌樓上,萬世師表的字樣,刻印著孔子永遠流傳下來的精神光輝。
走入廣場內,碩大的孔子和弟子石像,連他的衣飾細節都刻畫得十分細緻。湛藍的天空下,雖然石像是靜默的,但仍然能讓人感覺在空氣中氤氳的人文之光。
走完揭陽學宮,忽而覺得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多的是亟待我們去發現的經典。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一個華夏子孫而感到無比的驕傲。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JrEwHUB2uKmW_kOXZ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