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班級群發照片,家長質問「為啥沒有我家娃」,老師回復很硬核

2019-09-30     C位媽媽

現在有了微信群,家長和老師溝通都變得方便很多,家長們有什麼問題直接在群里問,老師直接回復,學校有什麼通知也在群里,家長們也都能第一時間看到。

班級群一下就成了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問題的橋樑,但是有些時候,這座橋樑也不太堅固時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

表妹昨天就遇到了讓她委屈的小事:表妹在群里發孩子午飯照片,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不大一會就有一位媽媽質疑問為什麼看不到她孩子學習的情況,開學以來從沒錄過她的孩子,難道是別的家孩子送禮自己沒送禮的原因嗎?

還沒等表妹說什麼,其他家長就開始「攻擊」這位媽媽了,表示自己家孩子也沒怎麼拍過,但是這麼多孩子拍不到也正常,這位家長還是不依不饒。

後來表妹就在群里回復了,因為孩子多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拍到,學校只是希望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比起拍照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還是希望家長們理解。

很多家長紛紛在群里說支持工作,也有不少家長說表妹的回覆很硬核。但是表妹心裏面是很難過的,有很多家長都不太能理解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她覺得自己太難了。

網上有一句話「幼師就是干最累的活掙最少的錢」,想想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孩子都那么小,老師肯定是要盡力保證孩子的安全,有些事情上真的不能做到讓每一個家長都十分滿意,需要的還是理解和信任。

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本身就有足夠的獨立能力,家長們也不需要完全擔心,所以比起事事依賴老師,鍛鍊孩子的獨立自立能力更重要。

1.上幼兒園前就讓孩子學會整理東西

家長們在對於孩子的管教上總是說「他還是個孩子,太小了」但是有些事情必須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才行,表妹跟我說,她們班裡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會自己整理東西,經常都是班裡三十多個小朋友把東西扔的亂七八糟她一個人收拾。

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不僅是為了給老師省力,孩子對於物品和空間感越強烈就有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而且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東西也能夠加強孩子的物權意識。

現在看似是小事,長大後孩子的生活變得井井有條是非常加分的,也方便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更好的教育孩子。

2.家長減少對孩子的溺愛

有不少家長對孩子是百分百的寵愛,但實際上這樣的愛只會讓孩子更依賴別人而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但是進入了幼兒園老師不能像家長一樣面面俱到,一旦忽略孩子對孩子的內心也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應該模擬在學校的生活,讓孩子提前適應,比如告訴孩子媽媽不能只照顧你一個人,還要照顧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人,慢慢的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特殊的,並且主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Cb1kG0BMH2_cNUg_H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