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新政令人擔憂,聯賽競爭力下滑,中國男籃又怎能進步?

2019-10-17     10號投手

本土世界盃,中國男籃慘澹收場,CBA再次成為輿論焦點。看著國手們在世界盃糟糕的表現,不少人認為CBA培養不出能適應世界大賽的球員。一時之間,關於CBA應該開放外援限制的聲音越來越大。前段時間,多家媒體爆料,CBA公司正在醞釀新的外援政策,擬本賽季將外援註冊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不再限制賽季中外援更換次數。每場比賽報名可從4名外援中人選2名外援上場比賽。外援上場時間仍然延續上賽季規定,2人四節六人次,末節單外援。從當時來看的話,CBA是打算放寬外援限制了。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最終通過的方案卻截然相反!

北京時間10月17日,據國內籃球記者賈磊爆料,CBA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下賽季外援政策的改變。從20-21賽季開始,每支CBA球隊可以註冊4名外援,每場可以報名2個外援。外援的使用將從四節六人次減少到四節四人次,並且下賽季將取消亞洲外援。排名後五名的球隊外援可使用四節五人次,但末節只能使用單外援。本賽季(19-20賽季)外援政策不變,每支球隊只能註冊2名外援,外援更換次數仍然是常規賽4次,季後賽2次。

儘管每支球隊可以註冊4名外援,但外援的使用是4節4人次,這無疑進一步限制了外援使用。CBA公司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減少對外援的依賴,讓本土球員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同時,逼著那些本土班底薄弱的球隊加大青訓投入,積極培養本土球員。這樣一來,中國男籃的人才儲備和實力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然而,願望很美好,但政策執行起來就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番景象了。

外援從四節六人次變成四節四人次,這肯定會讓CBA的觀賞性受到很大影響。CBA的整體水平本來就一般,實行新的外援政策之後,恐怕會讓大多數比賽都變成菜雞互啄了。此外,這項新政策也會讓CBA的強弱差距變得更加懸殊。毫無疑問,可以註冊4名外援的政策對土豪球隊是非常有利的。他們可以簽4名外援,然後根據不同對手選擇2名外援出場。而對於小本經營的球隊來說,即便可以註冊4名外援,但迫於預算有限,他們很可能也只會簽2名外援。

當然,外援戲份減少了,這也算對注重青訓的俱樂部的一種「獎勵」。尤其是像廣廈男籃這樣本土陣容不錯,但外援頑疾難除的球隊。外援新政策實行後,廣廈男籃就等於縮小了與爭冠集團的差距。可這就真的能逼著那些弱旅重視青訓,積極培養本土球員了嗎?在筆者看來,由於CBA沒有升降級,那些混日子的球隊可能還會繼續混日子。打得再差也能留在CBA,甚至有些球隊已經無欲無求了。

這項外援新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讓他們得到更多鍛鍊的機會,從而提升國家隊的競爭力,這是積極的一面。而消極的一面就是,外援的出場時間減少後,本土球員的飯碗就更穩了。在這樣安逸的環境,很多球員就會安於現狀。就算在強隊打不上球,但也能加盟弱隊獲得可觀的薪水。更惡劣的後果是,進一步限制外援之後,CBA競爭力進一步下滑。在菜雞互啄的環境,很多本土球員的數據看起來很漂亮,但到了世界賽場,他們可能連1分都拿不到!

至少從目前來看的話,CBA這項新的外援政策實行之後,本土球員、經紀人、外援都是受益的。外援戲份減少,本土球員的「鐵飯碗」變「金飯碗」;註冊外援人數增加,經紀人能賺到更多的佣金;外援仍然可以拿到高薪,但活卻少了。而對於中國男籃而言,未來則一片迷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6zr3G0BMH2_cNUgxk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