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正在辦理入學手續的林萬東從清華校長邱勇手中接過了一份精心準備的「綠色通道愛心大禮包」,禮包內包括教材卡、自行車卡、通訊卡、游泳卡等,覆蓋了清華校園中學習、體育鍛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年高考中,這位來自雲南宣威六中的寒門學子憑藉713分的高考成績,通過清華「自強計劃」被清華大學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錄取。
今天,和林萬東一起成為「清華人」的,還有3800餘名清華「九字班」新生。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余瀟瀟介紹,2019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400餘人,國際學生約300人,港澳台學生60餘人。
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柯潔在清華新生報到現場
最小新生未滿15周歲,生源結構不斷優化
余瀟瀟介紹,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繼續高位攀升,今年招收的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占比77.3%,文史類考生占比8.9%,藝術類考生占比6.6%,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2%。來自西部地區省份的學生約占26.3%,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占19.3%,少數民族考生占10.9%,男女生比例略超過2:1。
記者了解到,今年清華年齡最小的新生為來自北京十二中的鹿澤宇,出生於2004年,尚未滿15周歲。他酷愛化學,中學期間就參加化學競賽並獲得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銀牌,順利考入清華大學化生類。報到當天,來自山西省陽城一中的宋笑誼等8名九字班新生迎來了自己的18歲生日。
此外,「詩詞才女」武亦姝、「圍棋『七冠王』」柯潔、「全國最牛高考生」楊晨煜、IMO滿分金牌得主謝柏庭等在內的一大批青年榜樣;《爸爸,我考上了清華大學,以後別再對我撒謊了》文章的主人公、來自江蘇如皋中學的周鵬宇,廣東新興縣新興一中37年來首位考入清華的學生鄺永勝等一批自強不息、勇敢追夢的優秀學子也選擇了清華。
「我將入讀清華大學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工商管理(經體班))專業。圍棋訓練和比賽還是比較耽擱時間,文化課耽擱不少,所以我現在要好好努力,希望能夠儘快彌補上這個差距,好好豐富知識量,好好學習。」對於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柯潔坦言,他還希望能將圍棋文化帶到校園裡面,開展更多校園圍棋活動。
清華新生報到現場
國際生源質量提升,國際學生繼續趨同管理
余瀟瀟介紹,過去一年,隨著清華大學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增強,清華大學的國際排名有明顯上升,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選擇清華開啟自己的本科生涯。由於報名人數增多,清華在美國東、西海岸、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分別設立海外考核點,並在馬來西亞、印尼、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多所中學開展iTsinghua學堂系列講座,頗受國外高中生歡迎。
數據顯示,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國際學生來自全球51個國家,主要生源國為馬來西亞、美國、韓國、俄羅斯、加拿大等。
「我們一直致力於國際學生的趨同管理。在開學三周的中國學生軍訓期內,我們將針對國際新生開設拓展營,開展中國歷史文化、國慶認知、清華體育傳統學習,集體融入、班團活動等。今年根據以往情況,我們還增加了語文和數學的先導性課程。」余瀟瀟介紹。
柯潔拍攝學生證照片
重育人、促發展,資助體系助力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金峰介紹,早在新生正式入學前,清華大學的資助工作就已全面展開。招生工作甫一結束,《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資助政策介紹就隨著錄取通知書一同送達新生手中。學校老師和學生資助宣傳大使也在暑假前往甘肅、江西等地,走訪了60餘個學生家庭,了解學生需求,解決實際困難。
據悉,新生入學後,清華完善的「新資助體系」從助學金、勤工助學、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校臨時借款(「綠色通道」)、困難補助和學費補償代償等七個方面,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經濟支持。
「為更好地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全面發展,2017年學校進一步推出學生資助『陽光工程』,將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延伸,為學生提供能力拓展培訓、國際交流、學業支持、心理輔導、職業引導等個性化的服務,確保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讓資助政策像陽光一樣溫暖心靈、照亮前途。」金峰說。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認識下今年進入清華大學的優秀青年。
武亦姝
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武亦姝因獲得詩詞大會冠軍被譽為「國民才女」,她參加了清華大學領軍人才選拔並因表現優異獲得了降一本線錄取的認定。高考成績出爐後,她以613分的好成績堅定選擇了清華。她表示:「清華大學嚴謹求實的學風一直以來都吸引著我。無論是追逐人生理想,還是過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嚴謹求實、行勝於言,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我希望能夠一生踐行的準則。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
楊晨煜
男,廣西南寧二中,理科生,通過領軍人才選拔進入清華首屆人工智慧學堂班,全國高考實考最高分(730分),江湖人稱「最高分、最高顏值、多才多藝」。楊晨煜綜合能力極強,性情沉穩堅毅,在領軍人才選拔中憑藉優異表現獲得50分降分認定。「人工智慧是我的興趣所在,我想要探索人類智慧中的奧秘,實現更深層次的智能;人工智慧是工業4.0的核心,是未來的戰略制高點,我希望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林萬東
男,雲南宣威六中,自強計劃,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查成績時林萬東正在工地搬磚,獲得自強計劃30分降分認定,高考成績713分(雲南省第20名)。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山村之中,這裡是深度貧困地區。家裡有姐弟三人,姐姐在上大學,弟弟還在念高一。父親因病不能幹重體力勞動,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高考結束後,林萬東曾去到昆明的一處工地陪母親一起打工。他在日記中寫下:「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張家傑、張家豪兄弟
四川石室中學,理科,雙胞胎兄弟(其中一個是理科狀元,分別被錄取到人工智慧學堂班、電子大類)。2019級新生中共4對雙胞胎,這是其中一對。今年高考中,兩兄弟都考出了優異成績,其中張家傑718分,張家豪705分,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張家傑曾在NOI2018中獲得銀牌,哥哥張家豪也曾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拿到銀牌。
謝柏庭
男,浙江樂清知臨中學,理科,數學奧賽保送數理類,IMO滿分金牌得主。2019年IMO賽場上,中國隊以227分總成績與美國隊並列世界第一。這是中國隊8年來再次全體隊員摘金,來自浙江樂清知臨中學的謝柏庭和武鋼三中的袁祉禎兩名同學還獲得了滿分,一時刷爆了朋友圈。參賽隊員中,兩位滿分金牌選手謝柏庭、袁祉禎以及高一年級來自人大附中的鄧明揚均因入選國家隊獲得了保送資格並申請保送清華。不過,由於年級不同,今年入學的僅有謝柏庭一人。
鹿澤宇
理科,北京十二中,競賽自主,化生類,9字班最小新生。鹿澤宇出生於2004年8月25日,是3000餘位新生中年齡最小的,他酷愛化學,中學期間參加化學競賽,獲得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銀牌,並取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降分資格,順利考入清華大學化生類。
黃子晴
女,北京十二中,北京理科最高分,通過選拔進入姚期智實驗班。她參加清華大學領軍人才選拔並獲得了40分的降分認定。之所以選擇姚班,黃子晴的解釋是:曾幾何時,上天攬月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從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順利對接,到蛟龍號的下潛深度創造世界紀錄,無一不有賴於計算機軟硬體能力的極大提升。隨著AlphaGo的橫空出世,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更是在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人機關係的變化也引發了人們新的思考。希望進入清華後能投身於計算機及人工智慧領域,並在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來源於光明日報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及時刪除。
讀資訊、找機構、選課程、請家教,上學樂幫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