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悟透鬼谷子這一天規,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甚至能將「缺點」巧妙轉化為賣點,賺錢不難。這條天規出自《鬼谷子·內楗第三》,其原文為「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揵。」翻譯成白話,意思就是說:凡是內情有不合時宜的,就不可以實行,要善於揣摩和分析形勢,從便利處人手。要隨機應變,用變化來促使採納,就像以門管來接納門閂。」
做生意,接觸的人多,遇到複雜情況也多,隨機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與人打交道時。而隨機應變的一個前提就是「察言觀色」,比如與客戶打交道,要圍繞客戶隨時透漏出的喜好,來介紹自己的產品,如果能根據客戶的喜好,將「缺點」巧妙轉化為賣點,那就是真正的高手了。
來看生意場上的一個故事:
在一個菜市場上,有兩輛拉滿土豆叫賣的馬車。一位中年婦女走到頭一輛馬車前問道:「土豆怎麼賣?」老闆回答道:「八塊錢一袋。」中年婦女聽了後很吃驚,問道:「上次買的時候才五塊錢,隔了兩天竟然怎麼就漲了三塊錢啊。」「是啊,昨天就已經漲了價的。」那個農夫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好像是說自己土豆好不愁賣,你愛買不買。
於是,中年婦女走到第二輛馬車前,又問起了價格。這車土豆的大小參差不齊,看上去就不如上一輛車。中年婦女之前的「遭遇」,這車土豆的老闆也看到了,或許因為自己的東西稍遜一籌,或許本身人就比較活,只見他和藹誠懇地說道:「大姐,我的土豆品種優良,不管你是炒著吃,還是油炸,或者烤著吃,都是甜而不膩,口感極佳。」說著,還不忘拿出一個摳開皮的土豆,讓中年婦女看。
「你這土豆怎麼大大小小的,不齊整啊?該不會是賣剩下的吧?」中年婦女挑剔道。「哪兒呀?大姐,我不是說了嘛,這是我們土豆中最好的一種。它好就好在是完全無公害,絕對不加催熟劑,是根據種子本身的基因決定它的大小,這大大小小正說明它是天然生長而成。」老闆隨機應變地解釋道,「您看到的那些齊整的土豆肯定是經過催熟的。常言道,病從口入。您買吃的一定要慎重小心才是啊!」
「是嘛?這土豆還用催熟啊?」看樣子,那位中年婦女也被唬住了,好奇地問道。「當然了,現在什麼東西不用催熟啊?我對這些事情很了解。」「哦,也是,你應該挺了解的。」中年婦女也贊同地回道。
「還有啊,我這些都是清理過的,很乾凈,放您家的冰箱裡也方便省事。這土豆也不貴,就八塊五一袋,看您也識貨,就算您八塊錢吧!您看,要一袋還是兩袋?」中年婦女想想,就要了兩袋帶走了。
在這個故事中,第二輛車的土豆其實不如第一輛車的土豆,卻成功地賣掉了兩袋,原因正在於第二輛車的老闆懂得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巧妙地把產品「缺點」轉化為賣點,再加上他和藹誠懇的態度,成功推銷出了自己的土豆。相反,第一輛車主卻因為自己的產品好,而不注意觀察顧客的態度,自然就把生意做失敗了。
做生意,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的重要性,相信看完上面的故事,每個生意人應該都有清醒的認識了吧。當然,這裡所說的把「缺點」轉化為賣點,並不是說要欺騙顧客,而是強調要巧妙抓住顧客心理需求,此外,這個「缺點」還一定不能是產品的質量上的嚴重缺陷,比如故事中的第二個老闆,如果土豆質量真的有問題,那他這一套說辭就是另一個性質了,這其中的關鍵和底線,生意人還是要把握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