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們真的需要——奉俊昊《玉子》里的「超級豬工廠」了

2019-09-02     電影敗家子

最近豬肉好貴,不知道今年過年,主菜會不會是火腿腸?

《玉子》海報

漲價的原因,一說豬瘟爆發,另一說環保逼退養豬場。具體情況怎樣……敗家子只是個電影號,只能說電影。

說起環保和豬,我立馬想到了奉俊昊2017年的《玉子》。

《玉子》劇照

這部由Netflix出資製作的電影,因為線上流媒體要跟院線一起上映的原因,被韓國三大院線拒絕發行,甚至還被坎城踢出了金棕櫚的評選名單——原因是法國院線也拒絕發行Netflix的同步電影。

但這仍然是一部好電影。

很多人說,《玉子》是奉俊昊最差的片子,或許吧。但按我個人的喜好,它的評分在《漢江怪物》和《雪國列車》之上,僅次於《殺人回憶》。

雙重內膽皆虛妄,皮相方為真

今年,因為《寄生蟲》的關係,奉俊昊成了很多人口中的談資,熟得像是青梅竹馬似的。我承認《寄生蟲》是好電影,但就是不喜歡——或許因為敗家子是窮人出身,我太清楚窮人群體,哪有Jessica小姐一家子那麼厲害啊?

《寄生蟲》劇照

不過Jessica小姐,依舊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女性角色。

說回《玉子》。

在法國和韓國本土,《玉子》被批評得最多的一點是:太商業、沒內涵。這也是我最聽不懂的一點:為什麼商業就沒有內涵?或者說,難道不商業就是有內涵?

在我看來,商不商業,跟有沒有內涵沒有半毛錢關係。比如《你好,之華》請來了岩井俊二和周迅來去商業化,還是空洞如斷腿者的絲襪;而《玉子》就是一部簡單的商業向電影,但從大局到細節都值得玩味,反覆咀嚼後仍能品出新意。

甚至說,揣著著環保電影和寵物電影雙重內膽的《玉子》,最獨特的內涵,其實就是它那層商業表皮。可以這麼說:《玉子》最想探討的,其實不是什麼環保、寵物與牲口的錯位或者「龍貓式」的情懷,而是商業社會。

《玉子》劇照

作為反派的米蘭多公司,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了不起的蓋茨比+蘋果公司」這樣的雜糅產物。它們紙醉金迷、商業和娛樂至上的作風,帶出了所謂的「商人團體」,就是如今金錢社會的最佳縮影。

《玉子》里的商人團體,構圖就是「刺殺本拉登」

至於殘忍的屠宰場,雖然看著像納粹集中營,但其實不過是寫實——任何商界的龐然大物,底層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血腥地基,程度不同罷了。

連所謂的動物解放陣線,也不過是一個瘋子,糾結了一群環保白痴,形成的利益集團

這讓我想起最近很火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片中展現的「工會」,真的是好心在替工人們爭取權益嗎?還是換了一種形式的薅羊毛?如果說老美真的是「燈塔」,那為什麼專門對付「工會」的諮詢公司,也誕生在那裡呢?

《美國工廠》截圖

我只看見利益衝突。

只要是利益集團,就必然會有其他利益集團與之抗衡、分潤。這才是商業社會不變的真理。差別僅僅在於:你能從哪一邊撈到油水。

這也是《玉子》真正打動我的地方:純真的東西,想要對抗商業社會,不是不可能,而是必須用它們的規則辦事。所以最後美子(面目模糊地)靠金豬買走了玉子——這就像所謂的勇者擊敗了不敗的巨龍,但身上卻漸漸長出了龍的鱗片。

極盡諷刺,無能為力。

最後我們在彩蛋中看到,玉子其實還懷孕了,米蘭多公司一直監控著它的肚子,想看看新一代的超級豬,會不會更大更肥、更具商業價值?

搞不好,米蘭多公司才是救世主

信息社會,河東河西不需要30年,3年都嫌長。

兩年前我們看《玉子》,會覺得米蘭多公司好討厭啊,為啥要抓可愛的玉子,還要殺了它吃肉。可今天豬肉價格嗖嗖飛漲,網傳已經有人提出「超級豬工廠救市計劃」了。從電影里的反派,到現實中的救世主,短得好像只用了煎塊大排的時間。

所以,今天我們再看《玉子》,會發現這部電影又升華了些許。

《玉子》劇照

對於商業社會本質的探討,是由電影中「變成惡龍的勇者」美子,聯合米蘭多公司,一起傳遞出來的。而這輪探討,在兩年後的今天,變得更有意義,我認為,這才是內涵。

今天的我們,更商業、更焦慮、吃得更多、東西更貴,享受被聲色犬馬包裹著的——趣味橫生的垃圾。正如《玉子》中一開始,26頭超級豬的選秀比拼,如今正霸屏。難道不是嗎?

他們不擇手段搞出最肥最大的豬,我們撕心裂肺像擠膿包一樣——擠出能當全民情人、能收割最多腦殘粉的偶像;大眾收割完了,就收割小眾。大家十指化刃,互為韭菜,爭先恐後地割著搶著,捍衛商業的本質。

搞不好,米蘭多之類的超級豬公司,真的會成為救世主。正如《玉子》電影中的台詞:

「只要夠便宜,他們一定會買,瘋了一樣地買。」

對啊,只要夠便宜,符合表層的「性價比」,誰會在乎那些豬是不是商業、有沒有作假、有沒有包裝、到底有多少人性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1cK-GwBJleJMoPMnmnh.html
















鞏俐的《手》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