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Ι卷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一代名臣管仲順勢而為的一次正確選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常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無論一個人多麼富有才華和能力,如果不能遇見賞識他的人,金子也可能被當作沙礫。因此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領導者和合作夥伴,是十分重要的。春秋時期,齊國公子糾與小白爭奪君位,管仲與鮑叔牙分別輔佐兩人。後來齊國發生動亂,公子糾與小白逃亡匿災。不久後齊國政變,公子糾與小白,誰先回到齊國,誰就能奪得時機成為國君。
彼時的管仲與鮑叔牙各為其主,管仲更是為了幫助公子糾奪取君位,只身前往呂國奮力追上公子小白並意圖在路上射殺他。但他最終並沒有成功射殺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不但幸運地躲過了劫難還騙取了管仲的信任,抄小路回了齊國,搶先登上了國君的寶座。公子小白即位成為了齊恆公。齊恆公繼位之後,管仲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命不久矣,但沒有想到的是齊恆公決定捐棄前嫌,還決定重用管仲。他將管仲押進宮廷,親自為他鬆綁並拜他為宰相。
齊恆公的舉動,使得管仲深受感動,從此他盡心輔佐齊恆公,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最終九合諸侯,輔佐齊恆公稱霸天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治世之才也在此時為後世所見,相比於輔佐公子糾,顯然齊恆公繼位之後管仲更能將自己的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縱古往今,歷史前進的車輪總會給我們留下行走的痕跡,在生活中也是一樣。遇到合適自己的領導和工作夥伴,無論是對自己的事業還是其他的方面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選擇一個相近的合作夥伴,能讓你的夢想與目標在思想上找到共性。我國著名企業華為,這幾年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但華為早年在通訊市場上其實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在任正非的領導下,華為如今成為了中國高科技企業成長的領先者。華為這些年注重科技的研發,實現了知識資本化和資本知識化的成功結合。任正非在這之中作為企業領袖,有著清醒的頭腦和客觀的市場認知。他不斷的學習帶領華為在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道路上越走越紮實。華為,上至董事長經理下至普通員工都有著不言而喻的默契和團結性。他們相信自己的領導者,堅信自己能在通訊市場上開拓出一番新天地。他們將華為企業視做他們的夢想,全心全意,盡心盡力的為華為奉獻出自己的能力。也正是因為這份相信和團結的力量,華為才能在中國市場中的路途越走越寬廣。
選擇一個正確的領導者,以便能夠充分將你的才能發揮到最高水平。三國時期的張遼早年間是呂布的手下,他也和劉備打過交道。但其在呂布帳下時戰績平平並無突出之技,直到曹操攻破下邳城後,張遼率領眾士兵歸降曹操。據《資治通鑑》記載,曹操對投降者都是以禮相待,他還拜張遼為中良將視覺關內侯。建安五年時,曹操命張遼和關羽擊破袁軍,另又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後來,張遼在白狼山一戰中大顯身手,一時名聲大噪。張遼的才能也為世人所看到,這一切也是由於他得到了曹操的賞識。因此,只有遇見一個真正合適你,理解你並且了解你的能力的領導者時,你才能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輔佐一個賢明的領頭羊,能營造出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範圍。西漢名臣張釋之為人品性剛正不阿,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牴觸時,仍能堅持守法。漢景帝即位後,雖說因張釋之曾彈劾時為太子的景帝「過司馬門不下車」,曾將釋之謫為淮南國的國相。但也正因為其稟性正直,後來深得漢文帝重用,最後在他的輔佐之下。西漢時期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狀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太平。漢武帝善於用人,而張釋之也能夠抓住機會。在君臣的配合努力之下,才有了出了西漢的勝景。
我國古代講究忠君之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的眼光來看,實是一種愚忠。面對一個殘暴不仁的君主,如果一味的退讓遷就只會助紂為虐使自己的國家陷入危難之中。真正聰明和有大智慧的臣子,應該是善於進諫,勇敢地指出領導者的不當之處。面對執迷不悟的君主時,就應該另擇明主而侍。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才是真正的忠於君主。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無論是面對領導還是合作夥伴,只有兩人思想相通相近。彼此知道對方想要的理想和目標是什麼,才能夠合作長遠。管仲最後的成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他選擇了相信齊恆公,如果他執迷於過去或者是一味地想著輔佐公子糾,那不但歷史少了一位賢臣。他也一定會遺憾於自己的作為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是我讀這篇故事的感會。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