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航空母艦隻是錢的問題?別說笑了,只有強國才能具備

2019-07-20     兵哥有話說

小心使得萬年船,一艘航空母艦的誕生是千萬人的心血結晶,是時代崛起的標誌,更是國家實力的象徵。

中國不斷崛起,強大的藍色海軍夢不斷踐行。

大家都知道,我國航空母艦的問世略晚,並且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的航母設計理念深受著前蘇聯航母理念的影響,在蘇聯解體之後,我國又從俄羅斯花費了大量資金購買了退役的航母「瓦良格」號,那個時期的我們開始對航空母艦正式研發,通過多年的修理經驗,一步步拆分、組裝和學習,時至多年,才終於研造完成了「遼寧號」。

有人一直在覺得,航空母艦這種海上軍事裝備,有錢就能買得到。

在亞洲,除去已開發國家日本,印度作為亞洲二流國家,早在50年前就有了航母,並在現在一直進口著俄羅斯的武器裝備,航空母艦必然不會少,印度現在擁有雙航母編隊的國家。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印度即便財力再雄厚,可以從國外進口大量先進的航空母艦,但是這些出口版本的航母,並不能和原產國家服役的航母相媲美。它的核心技術不會真正的外露,而且印度的工業製造和工藝水平本就落後,說他買的是一艘「巨大的空殼」雖然比較誇張,但也是很形象的了。

所以說,擁有金錢,使其可以擁有航空母艦是一回事;但有沒有能力擁有、有沒有能力自主研發航母是另外一回事。

我國從「一窮二白」走到了現在的「繁榮富強」這其中的曲折其他國家是沒有經歷過的,所以我們本身對於軍事裝備的研究更為透徹,時間久遠,沉澱的也就越好。我國國力的綜合提升,才能海軍擁有了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從原始「瓦良格」號航母的改裝到如今如日中天的自主研發,中國在航空母艦上取得的成就可不是靠金錢就能換取過來的,縱使印度進口再多的先進軍事裝備,國中核心工業技術的缺失,毫無疑問治標不治本,下場絕不豐滿,只有無數的疑難之題等待著它。

總之,建造航母不僅僅是一個複雜、極其龐大的工程,也是一個與其工藝技術和經驗的掌握。這是非常的難得的,是一個大國才有的體現。

從核心技術的汲取,到整艘航母框架的構造,再到整個工程的安裝,每一艘都是工業大國成就的象徵;錢,只能帶來一個小成品,帶不來雄厚的工業實力。

中國走到大國、強國的領域實屬不易,但這一步我們不僅走得好,也走的精彩!

我們應當為中國的強勁的實力崛起而自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qdwKG0BJleJMoPMLM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