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讀書」尋找閱讀市場的新機會

2020-12-02     三聲

原標題:「十點讀書」尋找閱讀市場的新機會

微信公眾號和知識付費的風口漸漸過去之後,基於有聲書和視頻號兩大基礎設施,林少認為有聲書市場、人人都是創作者趨勢以及短視頻直播是閱讀市場三大新的增長趨勢。基於此,十點讀書推出了自己的聽書會員產品。

作者 | 劉浩川

當微信公眾號與知識付費的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自媒體矩陣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給出了他的答案。

11月24日,在一場以「重新探索閱讀」為主題的發布會上,林少發布了其全新的閱讀服務產品:十點聽書會員。產品年度會員售價為198元。

該產品將為用戶提供三方面服務。首先,提供1000本正版圖書的有聲書內容。第二,上線包含大咖直播講書和讀書訓練營的讀書俱樂部,幫助用戶完成從獲取內容到消化內容的過程。最後,開啟領讀人訓練營計劃,幫助熱愛閱讀的用戶在公眾號、視頻號等生態內建立起個人領讀人IP,實現從閱讀者到創作者的轉化。

十點讀書創立於2012年,先後抓住公眾號和知識付費兩波發展紅利後,以情感內容和書籍導讀為核心十點讀書逐漸發展為擁有6千萬用戶群體的頭部自媒體矩陣。商務投放和付費課程等內容變現業務逐漸跑通。

但伴隨著公眾號生態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以及短視頻、直播等內容載體的崛起,在近兩年十點讀書的公眾號運營以及知識付費兩大核心業務逐漸陷入增長瓶頸。「八年前我們被稱為新媒體,最近一年被稱為『傳統新媒體』,甚至有的稱之為『古典新媒體』。」林少如此形容外界對十點讀書看法的轉變。

「聽書會員」是十點讀書在傳統業務增長陷入瓶頸情況下對閱讀市場變現模式的全新嘗試。林少表示,「聽書會員」三大業務開展的基礎邏輯是林少在閱讀市場中捕捉到的三大新增長趨勢:有聲書市場、人人都是創作者趨勢以及短視頻直播。

林少

三個增長趨勢基於兩個基礎設施。「有聲書」幫助十點讀書找到了新的內容呈現形式。而視頻號讓十點讀書在公眾號流量紅利消失的背景下找到了新的流量入口,也給了十點讀書進一步將「讀者」轉化為創作者的土壤。

而在變現邏輯的設計上,林少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的減少,市場將是一個需要精細化運營存量的市場。8年發展過程中「十點讀書」累積的巨大用戶群體將是其優先布局的群體。面對存量市場,十點讀書的變現邏輯將從知識付費時代的內容售賣轉向以會員為載體的服務售賣。

01 | 有聲書尋找差異化

據艾媒諮詢2019年發布的《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82.1億元,年均增長率達36.4%。林少認為未來有聲書市場未來仍有巨大增長空間:在目前幾十億元市場規模的基礎上,「未來有聲書和電子書的市場總額有極大可能與出版市場持平,達1000億左右,其中有聲書的占比遠高於電子書占比。」

但在市場上,有聲書已經是一個被廣泛布局的內容品類。喜馬拉雅、蜻蜓FM於2016年起開始重點打造有聲書內容矩陣,在十點讀書所處的知識付費賽道里,樊登讀書會、得到等平台也已上線了以「30分鐘讀完一本書」為主要形式的有聲書體系。十點讀書需要為自己的會員服務構建體驗上的差異化。

十點讀書首先在節目類型上進行了豐富。以長江文藝、理想國、人民文學、磨鐵圖書等十幾家出版社的內容授權為基礎,十點讀書提供30分鐘圖書拆解,10天打卡陪讀以及全本有聲書等三種內容形式。目前,十點讀書內已經上線355本有聲全本書。

同時,十點讀書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配套內容體系。例如,憑藉此前在知識付費領域的資源積澱,十點讀書在籌備100位大咖讀書會計劃,邀請李筱懿、蔣勛、上官文路等數位曾在平台內上線課程的專家學者開啟屬於自己的讀書會,定期上線對自己所著讀書的朗讀講解並與會員進行互動。

這樣的讀書會實際等同於創作者的私域流量池。對創作者自身也會產生價值。例如,在與讀者進行直接互動的同時,創作者可以同步售賣自己的課程以及電子書並更新自己的動態。

作者李筱懿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在和十點的接觸中發現「讀書這個領域可以進行很多資源的整合。對於一些老師來說,有讀者,但是不知道讀者在哪裡,不太會運營社群。對於另一些老師來說,可能他們能把自己的書寫得很好,卻未必有適合推廣的形式給更多人推薦。十點就彌補了這樣一些問題。」

李筱懿

十點讀書構建的會員體系有很強的平台化思路。除了將大咖學者請到平台中,林少表示,希望對6000萬用戶閱讀習慣大數據的研究,持續更新算法與標籤,同時利用自己的電商公眾號等其他體系,進一步將出版商的冷門好書推薦給讀者,實現書與讀者的精準匹配,。有聲書產品下放,將上線書籍的電子書連結,進行同步售賣。

十點讀書的電子書會員體系,構建了一個多元主體參與的內容鏈條。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黎波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十點讀書「把寫書人、讀書人、出書人、薦書人、賣書人整合到了一起。」這給了用戶更豐富的內容體驗。

02 | 人人可創作

視頻號的崛起讓基於微信生態的十點讀書找到了全新的流量池,捕捉到了「人人皆是創作者」及「短視頻直播」兩大趨勢。基於此開展的「讀書俱樂部」和「領讀人計劃」兩大服務模塊,則進一步拉長了十點讀書有聲書會員的服務鏈條,增加了其服務的差異性。

首先,林少認為,定位於「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的視頻號,可以讓十點讀書的更多讀者變為內容創作者及內容的傳播者。這讓十點讀書有了新的服務用戶的目標。同時,短視頻與直播的快速獲客則讓林少認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通過短視頻,通過直播的方式開始探索屬於他們自己的閱讀之路。」

以此為基礎,十點讀書首先推出「讀書俱樂部」計劃,充分利用直播等模式對用戶進行閱讀的「深化訓練」。讀書俱樂部是面向會員的企業微信社群。社群內將定時更新所學書目。讀書俱樂部內還將上線「大咖直播」及「讀書訓練營」兩個項目。一方面邀請作者、出版人、學者等大咖嘉賓在社群內對書目展開直播現場講解。同時,在讀書訓練營里定期對書籍內容開展「學、練、測、評」。以解決用戶讀後沒有印象的痛點。

這樣高強度的學習社群,一定程度上服務於用戶從「閱讀者」向「創作者」的轉化。而對於希望進行內容產出的資深用戶,十點讀書開展了「領讀人」計劃。此前,已有許多讀者作為「領讀人」在十點讀書社群內向用戶進行知識講解和分享。而在短視頻生態內,「十點讀書」與微信視頻號合作,計劃再打造多位「領讀人」IP。

發布會現場,十點讀書的資深用戶「小湯圓」作為「領讀人」代表來到現場。林少介紹,小湯圓常會把十點的課程、與相關講解分享給她社群中的朋友,目前以「領讀人」作為副業,其副業年收入已超十萬,她作為HR的全職收入。從「讀書訓練營」到「領讀人計劃」,十點讀書建立起了較為一體的閱讀付費轉化激勵體系。而通過自身打造的「領讀人」矩陣,十點讀書也希望在視頻號生態內找到新宣傳矩陣。

事實上,除了此次發布的會員產品,十點讀書對視頻號已有多重布局。如創始人林少早早開始運營自己的視頻號帳號,幾乎每日都會更新他對視頻號的看法以及自己運營視頻號的心得。在林少的小商店內,還出售十點讀書打造的視頻號運營訓練營產品。視頻號直播開發後,林少也開始邀請許多嘉賓來探討圖書。如11月30日晚,林少便邀請了曾「中供鐵軍」阿里巴巴銷售團隊的俞朝翎來分享其著作《干就對了·業績增長九大關鍵》。

林少視頻號截圖

林少表示,視頻號在微信生態內調動了短視頻、直播、小商店等眾多能力。同時十點讀書作為具有「微信基因」的團隊此前積攢的私域流量也能幫助其更快的在視頻號內實現啟動。十點讀書的案例頗具普遍性。在長期經歷公眾號流量紅利消失的困境後,視頻號將作為基礎設施被廣泛應用於此類自媒體矩陣的獲客及變現業務的搭建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mCZInYBdHeNs4ox4L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