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在工地汗流浹背,晚上鑽進宿舍寫小說,這樣的日子,太和縣舊縣鎮的張峰不知不覺過了13年。不久前,他的武俠小說《武穆魂》終於完成,並上傳到網站。
希望拍成影視劇
張峰說,自己的小說受金庸、梁羽生等大師的影響,刀光劍影中,渲染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
「《武穆魂》已在安徽省版權局註冊登記,取得了完全的版權。」張峰說,起初想出版,但與出版社談的結果令他不滿意。嘗試在起點等小說網站上傳,和出版書的遭遇類似。他又聯繫一家網絡公司,花5000元建了個人網頁,以「寒窗十三年」為網名將小說全文上傳,供網友免費閱讀。
「希望免費傳播有了影響力後能拍成影視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張峰說。記者瀏覽了一下《武穆魂》,小說以南宋為背景,講述了岳飛遭陷害之後,後人岳挺面對國恨家仇,在江南七傑等一批忠心愛國江湖俠客幫助下,為了天下太平而與秦檜等鬥爭的驚險故事。
農民工圓了武俠夢
張峰今年52歲,兒時就喜歡聽廣播評書《楊家將》《說岳全傳》等。1985年,讀初中的張峰在親戚家發現一本《射鵰英雄傳》,「開了眼界,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精彩!」
讀武俠小說由此成為張峰的最愛,他最喜歡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兩位大師的作品有種積極向上的家國情懷。」
初中畢業後,張峰外出打工。他在工地搬過磚,做過瓦工,刷過油漆,每到夜晚,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便湧上心頭,他決定動筆寫武俠小說。在構思《武穆魂》時,所聽的評書和看過的《射鵰英雄傳》等,成為他靈感的源泉。當然,向大師致敬不等於抄襲,張峰巧妙地將岳挺與江湖俠客結合,置身金國南侵歷史大背景下,展現驚心動魄的熱血江湖。
那段日子,張峰白天在工地幹活,晚上回到宿舍就寫小說。因不擅長操作電腦,他就在稿紙上寫稿並反覆修改。這部80萬字、凝聚他13年心血的武俠小說完成後,為紀念寫書不易,張峰特意為自己起了個網名——「寒窗十三載」。
談到寫小說,張峰說,不僅工友,連家人都反對,但這無礙他的武俠小說夢。從動筆到稿件完成,他用去28本手稿本,有28斤重。
下一部想寫科幻小說
「一位朋友看了我寫的小說表示稱讚。朋友的反應,讓我有了將小說出版推廣的想法。」張峰說。讓他略微失望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已經不復往日風光。
「我在小說網站上傳了一部分內容,反響不算強烈。」張峰說,加上網站簽約的要求讓他不能接受,於是他建了小說網頁,「百度上搜索小說名字,就可以免費看。」
完成武俠小說後,張峰未停下創作的腳步,他已開始下一部小說的構思。受《流浪地球》大火的影響,他準備向科幻小說進軍。
在張峰看來,自己最大的優勢是豐富的想像力,另外,現在網絡發達,各種海量的科技諮詢隨時可查。「現在我的打字水平也提高了,可以告別伏案手寫,不會再有十多年寫一部書的情況了。」張峰說。
潁州晚報記者 任剛/文 通訊員 劉祥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