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效果向好 騙子也出來「復工」了 南昌公布3起電信詐騙案

2020-03-11     江西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

轉載請註明來源

疫情防控呈現了積極向好的態勢,隨著復工復產潮的來臨,騙子也「復工」了,虛假售賣口罩、刷單、貸款、投資返利……花樣頻出。

案例一:2月17日,胡某在家收到一條提供貸款的簡訊(含貸款網站),便點了進去準備貸款。胡某按照網站提示下載了一款「芝麻分期」APP,客服提示需要繳納1200元手續費才可以申請貸款。胡某繳納完1200元手續費正填寫貸款申請時,客服又提示胡某銀行卡信息填寫錯誤,需要繳納6000元資料修改費,胡某便向客服轉帳了6000元。胡某準備提現時,客服提示需要繳納6000元風險評估費,胡某按照要求轉帳了6000元。胡某再次準備提現時,客服又表示需要繳納2088元快速提現費,胡某才意識到被騙。

案例二:2月18日,潘某接到一位陌生人添加微信好友的申請,對方詢問潘某是否需要借貸,潘某表示需要,對方便讓潘某下載了一款「眾安金融」借貸APP。潘某按照對方的提示在APP進行註冊,準備貸款10000元。潘某想提現時,對方表示需要開通VIP才可以提現,於是潘某充值了888元開通VIP。對方又提示,潘某銀行卡信息填寫錯誤,需要繳納3000元委託金,隨後潘某又向對方轉帳3000元。當潘某再次想提現時,對方表示需要先償還第一個月還款金額3400元才可以提現,潘某意識到被騙。

案例三:2月23日,彭某在網上下載了一款「捷信金融」借貸APP,進行註冊登記後獲批30000元額度。當彭某準備提現時,客服提示需要繳納1200元認證金,彭某按要求繳納了1200元。客服又提示,彭某填寫的信息錯誤,提現額度被凍結,需要繳納6000元解凍費,彭某再次繳納了6000元,但客服繼續提示信息錯誤,還需要繳納5988元,彭某才意識到被騙。

這3起案例是非常典型的網絡貸款騙術,其中都有這兩個關鍵詞:無抵押,保證金。


揭開網絡貸款騙術手法

通過網站、貸款APP、電話來電、手機簡訊發布貸款信息,稱可為資金短缺提供貸款,而且利息低、額度高、無抵押、無需擔保。

取得信任,號稱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之類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

編織各種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費用,通常以手續費、保證金、利息費、辦卡費、服務費、解凍費、資料費、包裝費、會員費等由頭忽悠借款人上鉤。

當借款人將錢打入對方帳戶以後,騙子完成一輪騙局,消失。

安義公安提示:萬變不離其宗,貸款騙術多種多樣,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騙錢」,你只需記住,凡是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費用的(關鍵字包裝費、手續費、認證費、做流水),100%都是詐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gqLyXAB3uTiws8K70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