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疫情終將過去,2020或成為區塊鏈應用集中落地的一年
2020年,一個飽受苦難卻又充滿希望的年份,新冠疫情還沒有被消滅,恐懼和焦慮每天都還在籠罩著我們,但是苦難只是暫時的,眾志成城的我們終將跨過黑暗,迎接黎明的曙光。
正所謂冬天有多冷,春天就有多暖,對於區塊鏈來說,疫情過後,2020仍將成為區塊鏈應用集中落地的一年。
為什麼這麼說呢?
2019年已搭建好區塊鏈底層基礎
對於我國區塊鏈產業來說,2019年是區塊鏈蓬勃發展的新起點,我國在區塊鏈底層技術、平台建設、市場監管等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超過全球區塊鏈專利數量的50%,應用試點覆蓋30餘個領域,區塊鏈逐漸成為實體經濟、政務民生等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2020年區塊鏈政策熱度不減
區塊鏈已經成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中央和各級地方層面密集出台了許多鼓勵、扶持區塊鏈的相關政策,各級政府頻繁發布區塊鏈發展規劃和綱要,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置於優先位置。
那麼2020年,區塊鏈又將從哪些場景開始集中落地?
現代農業
1月20日,農業農村部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其中提到,加快推進農業區塊鏈大規模組網、鏈上鏈下數據協同等核心技術突破,加強農業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農業資源監測、質量安全溯源、農村金融保險、透明供應鏈等方面的創新應用。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再次提到,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由此可見,圍繞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現代農業將成為2020年中國農業發展的大方向,應用落地,指日可待。
智慧城市
202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市今年將深入實施大數據行動計劃,加快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數據平台建設和應用,運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效能。同時,將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開展「秒批」「無感審批」等智能場景應用,實現更多事項全程網辦、1000項事項移動端辦理。
上海市10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國際數字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並且在智慧政府建設中先試先用,支持區塊鏈數據溯源、V2X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率先規模化落地。
以北京和上海為首,越來越多的城市將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作為2020年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手段,區塊鏈等技術必將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放異彩!
供應鏈物流
在疫情中,各省市地方明確指出,要優先保障地區應急物資、生存物資和生產物資的正常供應,保證企業和居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疫情救援的緊急時期,物流已不只是物資流通的一個渠道,而是作為社會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成為經濟流通、社會流動、生活保障不可或缺的基礎依賴。
目前,中國物流企業在運輸、配送、跨境、物流服務等各個環節都有極強的競爭力。但具備全環節、全面的供應鏈服務能力的企業依舊稀缺。
經此一「疫」,作為生活保障基礎的供應鏈物流行業的隱疾開始顯現出來,而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區塊鏈可以很好地解決供應鏈物流行業高成本、低效率、信息安全等問題。在國家和物流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物流行業的應用落地進程又將被提前。
2020年區塊鏈發展展望
2020年,區塊鏈將在性能、易用性、可操作性方面逐漸發展成熟,能夠支撐起更多的大規模應用,使得規模化區塊鏈應用成為可能。另外,區塊鏈正從過度狂熱和過度悲觀中回歸理性,將在競爭中實現集中化落地。
聲明:
1、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2、我方無意侵犯某方的智慧財產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台發布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台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