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後重看「風聲」,還能看什麼?

2020-08-12     第十放映室

原標題:11年後重看「風聲」,還能看什麼?

時隔178天,影院重新開張。

重映的國產片里,有一個名字最亮眼——

《風聲》

11年前,2009年,《風聲》首映。

全年票房達到 2.25億,票房榜排名 第七

豆瓣評分至今高達 8.2分

口碑極好,看看大家怎麼夸:

最好的國產群戲,沒有之一。

『暴風雪山莊』式推理片,妥妥的本格派。

一部感官電影,看得人渾身發毛。」

「主旋律電影的巔峰,無出其右。」

……

這麼多年過去,關於《風聲》的影評更是數不勝數。

還能寫些什麼?

本文提供兩個全新的觀看角度。

告訴你,11年後重看《風聲》,我們還能看什麼。

01 暴力瘟疫

《風聲》里人物眾多,我特別留意 王田香

王田香是汪偽政權的特務處長,在一次審訊中他得知消息,有地下黨混入了司令部,代號「老鬼」。

王田香負責抓捕老鬼,替組織清除「毒瘤」。

為什麼注意王田香?

因為我覺得這個人是全片最複雜的一個人物。

和他相比,其他人物要單純得多。

就說被懷疑為「老鬼」的五個主角吧。

性格特點,一目了然。

金生火的油,白小年的陰,吳志國的硬,李寧玉的冷,顧曉夢的嬌,通通都寫在人物的臉上。

可是王田香,你卻看不清。

有人說,王田香就是個十足的惡魔,哪裡複雜了?

表面看,是的。

片中最殘忍的刑訊手段,幾乎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比如「 犬刑」。

把來自斯里蘭卡的香料塗在受審者的身上,然後放狗咬人。

那狗有個親切的名字,叫「八妞」,實際是一隻「臭名昭著」的加納利犬,因兇猛異常,被多國禁養。

王田香一面洗手,一面輕聲招呼:「八妞,上。

之後傳來受審者悽厲的喊叫聲。

還有「電刑」。

把受審者綁在兩根鐵柱之間,通電,讓電流穿過身體。

吳志國被電得渾身顫抖,青筋暴露。

一旁的王田香斜眼瞧著,說道:「吳大隊長身子骨硬,不怕電。

還有「 凳刑」。

不是老虎凳,而是一張鑲滿了鐵釘的長凳。

司令的男寵白小年被扒光了褲子,活生生地按在了這張凳子上。

確實,王田香心狠手辣,無惡不作。

但真正讓我重新審視這個人物的,是一個不起眼兒的情節。

用刑後的白小年,奄奄一息。

司令得知消息,趕到裘莊,進門後二話不說照著王田香的胸口就是一腳,踹的他趔趄幾下,仰倒在地。

之後, 王田香趕緊站起身,作「立正」狀。

這一腳,觸目驚心。

特別是看過前40分鐘王田香的所作所為,再看他此時的狀態,簡直判若兩人。

他不再盛氣凌人,而是立在一旁,唯唯諾諾,像一條搖尾乞憐的狗。

是的, 他不過是司令養的一條狗而已。

看到這裡,你也就明白了《風聲》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

它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一部獻禮片,導向責任重大,卻在創作時依然沒有忘記給予「敵人」一點點同等的關懷。

實屬不易。

與此同時,給予「敵人」關懷,並不是為了幫他洗脫罪責,而是要提醒我們: 沒有人是天生的惡魔。

固然,人性中都有「動物性」的一面,但這一面並不會輕易展露,而是需要外部環境的強烈刺激。

對於王田香來說,這種刺激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來自森嚴的等級秩序。

他活在一個高壓的政治環境里,身為特務處長,看似威風,實際在司令眼裡他什麼也不是。

那踹在胸口上的一腳,只是我們看到的;沒看到的,還不知有多少腳。

他甚至還不如司令的男寵白小年風光。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在刑訊別人時都一臉嚴肅, 唯獨在對白小年用刑時,會發出報複式的笑聲。

人都有應激性,被暴力對待,勢必要找機會暴力對人。

於是王田香的審訊工作,就成了他釋放暴力的理想場所。

他要把在司令面前丟掉的尊嚴通通找回來。

他要通過掌控他人的生死,來部分消解自己的小命被他人緊握的恐懼感。

這當然是一種很變態的心理。

而變態的心理,來自於兇險的處境。

另一方面,讓我們把眼光離開汪偽政權的司令部,看看外面的大環境。

那是1942年,戰爭正吞噬世界。

《風聲》這部電影雖然沒有一個戰場畫面,但卻用另一種方式揭露了戰爭更殘酷的一面。

就像影片開場由特效完成的長鏡頭,幾架轟炸機穿透迷霧,飛向遠方,留在身後的是一片破碎的山河。

其實破碎的何止是山河,更是人心。

戰爭是最能摧毀人心的。

它摧毀的方式就在於,將所有人都收歸為「暴力」的信徒。

無論正義一方,還是邪惡一方,都要向「暴力」臣服。然後拿起刀,舉起槍,說服自己,殺人無罪。

這才是戰爭最恐怖的地方。

於是我們看到,影片開場,就是一連串的暗殺。

段奕宏飾演的漢奸被一槍爆頭。

爆炸現場,橫屍遍野。

中毒的軍官,口吐白沫。

斧頭砍在後腦上,鮮血淋漓。

短短不到15分鐘,死了十幾條人命。

相信看到這些,你不會感覺過癮,只會感到恐懼。

這是影片從一開始就建立的基調: 暴力如瘟疫般四處蔓延。

再看那些五花八門的酷刑,無數折磨人的方式。

除了前文說過的種種,還有六爺的「 針刑」。

六爺是個狠角色,逢人點頭哈腰,滿臉賠笑。

用起刑來,手法毒辣。

持一根細長的鋼針,蘸上特指藥水,扎在受刑者的穴位上,使其痛不欲生。

片中有場戲,是他對吳大隊長用刑。

只見他舉著針說道:「都是自己人,下手會有分寸的。來,呼一口氣,放鬆。」

那語氣不像用刑,倒像是給人治病,替人做腳底按摩。

而這才是最瘮人的。

當暴力被小心地隱藏在一團和氣之下變得溫情脈脈時,才越發讓人不寒而慄。

再往下想,六爺為何如此?

實際也是一種自我平衡。

他自知罪孽深重,於是對誰都低三下四。

他的笑不過是為了抵消罪惡感,然後好恭敬地請出心中的惡魔。

很多人說,《風聲》尺度太大,有消費暴力的嫌疑。

其實不是的。

《風聲》不是在消費暴力,而是把「暴力」當作主角,把「戰爭」當作舞台,然後向我們展示戰爭是如何製造出一種系統性的暴力氛圍,並將所有人籠罩其中的。

是戰爭把全人類一起拖向人性的底線之下,讓我們看到了地獄的景象。

從這個意義上講,《風聲》的「反戰」主題並不止出於民族主義,而是有著更普世的價值。

02 女性悲歌

這次重看《風聲》,還有另一個有趣的視角。

如果我們把片中的所有主要人物放在同一張權力結構圖中,就會發現, 位於上層的無一例外都是男性。

日本軍官武田,汪偽政權的剿匪司令,剿匪大隊長吳志國,特務處長王田香,軍機處長金生火,還有背靠司令的白小年。

而兩個女性角色李寧玉和顧曉夢,一個是密碼破譯員,一個是收發員,位於整個權力結構的最底層。

這樣安排,絕非偶然。

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女性視角去進入《風聲》這部電影。

看兩位女性角色如何衝破男權的束縛,主宰自己的命運。

男權的特徵是什麼?

要求徹底的占有與絕對的臣服。

它本質上帶有一種SM傾向,不僅施虐,還要求受虐者欣然接受並享受其中,從而獲得一種予取予求的絕對快感。

片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令和白小年。

白小年全身心依附於司令,而司令也對他寵愛有加。

可是,當白小年被指認為「老鬼」時,司令做了什麼呢?

他並沒有捨身搭救,而是為了自保,親手結果了白小年。

再看他殺死白小年的方式,不是用槍,不是用刀, 而是用鞭子狠狠地抽打。

一種SM式的權力隱喻昭然若揭。

什麼叫徹底的占有和絕對的臣服?

就是你命由我不由你,就是汝為魚肉,我為刀俎。

同樣,片中其他的男性角色對李寧玉和顧曉夢也有著強烈的控制欲。

武田把李寧玉帶到地下室,扒光衣服,丈量她的身體。

他並不想粗暴地占有她,而是要從精神上摧毀她,讓她徹底地臣服。

武田說:「摧毀一個人的方法,就是要讓她發現,她的身體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敵人。」

這段話不過是「你命由我不由你」的另一種闡述而已。

王田香對於顧曉夢頗有好感。

從一個細節即可看出。

初次審問眾人時,面對其他人,王田香都是背靠沙發,抱著肩,翹著二郎腿,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唯獨在審問顧曉夢時,他身體前傾,自在地抽著煙,眼神里也有了光。

身體是不會騙人的。

這一微妙的肢體變化,暴露了王田香的內心。

可是,當顧曉夢被指認為臥底時,王田香瞬間變了個人。

他變得歇斯底里,變得敏感易怒。

他用直接摧殘女性下體的方式,殘忍地折磨顧曉夢。

而當顧曉夢大叫時,他又有一絲心軟,命令停手。

他說:「我是真的想幫助你,快,我們沒有時間了。」

這句話多半是真誠的。

但背後的潛台詞仍有一種大男子主義式的自負:只有我能救你,相信我,你是需要我的。

於是當顧曉夢拒絕時,王田香的自尊大大受辱,開始變本加厲地報復於顧曉夢的身上。

他是要救她嗎?

從結果看,是的。

但內心更隱秘的訴求卻是: 他要她聽話,要她崇拜,要她順從。

從這個角度講,片中的裘莊——那座帶有些許哥德式風格的陰森建築,實際就像一座男權的堡壘一樣。

它將兩個女性囚禁其中,看她們如何沖開一切,獲得獨立。

於是我們看到,李寧玉儘管受盡屈辱,但她並沒有屈服,而是當著眾人的面頂撞武田:「我鬥不過你,但我不怕你!

更勇敢的,是顧曉夢。

她是一位更徹底的獨立女性。

她沒有依附於有意保護她的王田香,也沒有拜倒在武田的淫威下。

更決絕的是,她也沒有聽從「老槍」的命令。

片中的老槍想當然地以為一個弱女子經不起嚴刑拷打,於是挺身而出,命令顧曉夢舉報自己。

但顧曉夢並沒有藉機示弱,而是表面聽從了命令,實際暗中制定計劃,犧牲自己,拯救了所有人。

這才是真正的獨立。

拒絕自下而上的依附,也拒絕高高在上的保護,才是真正的性別平等,也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最終,有兩份摩斯密碼被顧曉夢帶出了裘莊。

一份被她縫在了內衣上,隨著自己的屍體一起被運了出去。

那不僅是她對於信仰的一次獻祭,也象徵著一種誓死的衝破,一種自我的成全。

另一份被她繡在了李寧玉的旗袍上。

那是她留給世界最後的話。

她說:「 老鬼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

如今,這種精神附在了李寧玉的身上,她得以帶上它,繼續活下去。

其實,兩位女性的結局早有預見。

不信你看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那是剛剛入住裘莊時,李寧玉站在陽台上,抽著煙,背後是皎潔的月和蒼茫大海,顧曉月坐在檯燈下,繡著衣服,燈光很暖,映在她的臉上。

之後,兩人對視,微笑。

命運在那一刻交匯。

譜寫下這一曲女性的悲歌與讚歌。

寫在最後

一部優秀的電影,應該可以提供廣闊的解讀空間。

《風聲》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實際上遠遠超過了通常主旋律電影所能容納的主題範圍。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突破。

主旋律就像一間房子。

常言說: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但《風聲》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你還是可以選擇昂著頭站在那裡,鉚足了勁伸展身體,也許哪一天,你就衝破了屋頂,成長為一個巨人了呢?

電影院復工了,你最想看到哪部電影?

[email protected]

色,戒 長大成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e3-43MBeElxlkkarx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