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梓,梅州人的驕傲,中國人的驕傲

2019-09-21     德州冷墨欣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可是他已經死了。

今天傳來消息:金利來集團創辦人、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博士在梅州逝世 享年85歲。金利來集團創辦人,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屆、九屆、十屆委員,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博士,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20日16點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歲。他累計捐資超12億港元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科技、醫療與社會公益事業。2018年獲評「傾力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香港著名企業家」。

很多網友對這位愛國港商的死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有網友說:我們客家梅州人的驕傲,我也是從小在曾憲梓大樓里讀書出來的梅州人,非常感謝曾憲梓的大愛、大善,心繫祖國、心繫家鄉人民!

也有網友說:終生回報祖國,到死方休。 曾老先生一路走好!

還有的網友這樣評價:您一路走好!感謝您為國家發展教育,醫療等等作出的貢獻,不管多少年後,相信依然會有很多人記得您!

金利來,男人的世界;曾憲梓,一個令梅州驕傲的男人,一個令中國驕傲的男人。

1978年,暌違家鄉15年的曾憲梓站在了他魂牽夢縈的母校——梅州東山中學的校園裡。校舍多年未變,親切卻有些破敗。在香港創業初成的曾憲梓當即捐出30萬港幣新建一座教學樓。

對當時的曾憲梓來說,30萬港元也是一筆巨款。此前,他在香港的創業極為艱難。用他自己的話說「不知道明天有沒有飯吃」。1968年他從泰國到香港,帶著妻子、老母做領帶,全部資金6000港元,租60平方米房子,一半工坊,一半家居。

70年代,他的「金利來領帶」在香港叫響,事業逐漸發達。但他自己始終克勤克儉,他給自己規定的每天生活費是10港元(後來隨物價上漲到30港元、50港元),常常是一個盒飯打發一餐。

「我沒有個人愛好,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報效國家!」對祖國的需要,他卻慷慨解囊。從1978年第一筆捐款開始,他的捐款湧向家鄉,匯入內地,投向教育、體育、航天、救災。他常說:「只要生意不破產,只要曾憲梓還活著,我對祖國的回報,就一天也不中斷。」

好一個:終生回報祖國,到死方休!

曾先生一生捐獻了無數大學的憲梓樓、憲梓堂,就連臨終也是葉落歸根、魂歸故土,回到生養他的祖籍梅州市。在這個許多富豪發達了就想轉移資產和移民、壓根不想回報社會的年代,這份對故土和對家國的大愛情懷,是相當少見和難得的。

自幼酷愛讀書的曾憲梓,曾因家貧無奈輟學。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國家資助曾憲梓得以再次踏入校門。「祖國有恩於我,政府的關懷和學校的培養,教我如何做人,我必須回報祖國!」曾憲梓時刻銘記在心,不敢忘懷。

1968年,曾憲梓移居香港開啟經商之路,創立了金利來領帶品牌。憑著韌勁和堅守「勤儉誠信」,曾憲梓成為了享譽香港的「領帶大王」。

從1968年白手起家創立金利來公司至今,曾憲梓向內地捐資超過1400項次,累計金額超過12億港幣。1994年,為表彰其卓越貢獻與奉獻精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曾憲梓星」。

一直以來,曾憲梓堅定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實現平穩過渡和保持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改革開放傑出人員,曾憲梓獲評「傾力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香港著名企業家」。


在香港曾憲梓並不是擁有財富最多的人,卻是改革開放以來為祖國捐款最早、最踴躍的港人之一。按個人財富比例,也是捐款數目最大的港人之一。

曾憲梓於1991年補選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1994年增選為全國人大常委;1997年獲頒授大紫荊勳章,成為香港特區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荊勳章得主之一。

1992年,曾憲梓捐贈1億港幣與教育部合作成立曾憲梓教育基金會。1993年至1999年,基金會獎勵全國各類師範院校的優秀教師計7028人,獎金總額達4502萬元人民幣。

2000年起,為支持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完成學業,曾憲梓基金會實施「優秀大學生獎勵」計劃,截至2016年,共獎勵38所內地高校優秀貧困大學生28210人次,資助總額近1.08億元。此外,還有滇西邊境山區小學援建項目、以曾家人個人名義向各個大中學校的單獨捐款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d_rT20BJleJMoPMsD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