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松江19名醫護人員出征馳援武漢

2020-01-28     上海松江發布

今天是大年初四

本是萬家團聚

享受親情、友情的日子


以救死扶傷為初心和使命的

這樣一行人

他們放棄休息

告別家人

帶上松江人民的重託與關愛

選擇向武漢逆行挺進


他們就是由

19名醫務人員組成的

松江醫療隊

致敬!最美逆行者


1月28日中午,松江16名醫護人員肩負使命奔赴「武漢防疫一線」,加上昨晚提前出發的3名醫護人員,松江共派出19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3歲,年齡最小的26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區委書記程向民在為隊員們送行時指出,你們在關鍵時期積極支援武漢疫情救治防控工作,表現出了崇高的職業精神和共克時艱的使命擔當,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大家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不負上海人民、松江人民的厚望,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程向民叮囑隊員們,一定要注意安全,科學部署、嚴格執行,切實做好各項醫療保護措施,並表示將在後方全力做好各項後勤保障工作,當好前線隊員們的堅強後盾,期待大家平安凱旋。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謙等前來送行。

最美逆行者

他們是年長父母的兒女,他們是年幼孩童的父母,他們更是可敬可愛、舍小我為大我的醫務工作者。無論是17年前「非典」時衝鋒在前的「老兵」,還是首次背著行囊趕赴戰場「新兵」,大家都有一個樸素而堅定的信念:「做好防護,不辱使命,戰勝病毒,平安回來。」

據了解,按照上海市衛健委統一部署,上海市第二批支援武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醫療隊,主要來自區級二級醫療機構,松江自願參加支援的19名醫務人員來自區中心醫院、方塔中醫醫院、泗涇醫院、九亭醫院和上海市第五康復醫院,他們均為醫院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的骨幹力量。作為上海市援鄂第二批第五組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成員,奔赴武漢後,他們將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注入「新鮮血液」。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涕淚沾襟

待到疫情控制時,就是「勇士」歸來時。27日19時許,松江區3名醫護人員登上了開往武漢疫區的Z257次列車。19時04分,送行人員從上海南站發來了一張三人合影,照片是在Z257次列車上拍的,戴著口罩的護理人員比起了必勝的手勢,即便隔著口罩,也不難看見她們的自信的微笑。

因為是臨時通知,著急趕往上海南站和大部隊會合的她們都沒來得及吃晚飯。紹興姑娘於文傑是泗涇醫院呼吸科的一名普通護士,今年春節,父母也留在松江陪她「值班」。晚上5時許,接到出發電話時,父母已經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爸媽,等我從武漢回來再吃!」這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在出發前,急匆匆地跟父母告了別。

「前幾天就知道隨時都可能出發了。」九亭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黃曉莉說,大年三十晚上報名後便回家收拾好了行李。從那時起,丈夫便和她一起「待命」了。27日下午,她還在崗位上忙碌,接到出發通知後,丈夫便從家裡趕到九亭醫院送她前往上海南站。說起此次前往武漢,今年43歲的她坦言最怕讀初三的兒子分心,為了不讓15歲的兒子擔心,她甚至沒有告訴暫時不在身邊的兒子。

李春花也是九亭醫院的一名護士,去年年底她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年三十晚上接到單位電話後,她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此前一直瞞著家人的她上了火車之後猶豫再三,才把去武漢支援的事情告訴遠在山西太原的親人。提起家人,她幾度哽咽:「父母早些年就去世了,如果他們知道這個情況,也一定會支持我的。」

疫情就是命令,出發的號令一到,顧不上一一告別,她們便立即奔赴「戰場」,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涕淚沾襟,只有令人感動的實際行動。因為有她們的存在,武漢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便多了一份希望。


「隨時都可能出發,手機音量調到了最大」

「知道隨時都可能出發,手機聲音特地調到了最大,生怕不能及時接到通知。」「行李幾天前就打包好了,今天總算要出發了。」今天早上9時許,便有醫護人員陸續趕到松江區衛健委集合了,不少家屬趕來送別。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站出來是義不容辭的。」今年45歲的柴麗莉是松江醫療隊隊長,她是上海市第五康復醫院感染科的一名「老兵」。17年前「非典」疫情時,年紀尚輕的她自願報名投身防疫隔離一線;17年後,面對武漢疫情,她依然衝鋒在前。1月23日晚,剛剛脫下白大褂的她聽聞上海正在徵集第二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成員,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是感染科醫生,我去!」1月23日晚上近12點,小松致電採訪時,她正在收拾行李:「我跟家裡人都講好了,隨時準備出發。」言語中滿滿的自信,在傳染科歷練多年的她早已身經百戰,對於即將到來的「寒戰」她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說起家人,她特別提到了在區精神衛生中心工作的丈夫:「都是醫務工作者,我愛人特別理解我、支持我,家裡有他我放心!」

除了老將,也有新兵。松江區中心醫院主管護師顧瑞蓮是一名6歲孩子的媽媽,昨晚自願報名參加支援後,她便將孩子託付給了自己的母親:「別擔心,照顧好孩子,我會平安回來的。」母親則反過來安慰她說:「你放心去,孩子有我呢!」泗涇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唐彩芳也是一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臨行前一天,她還在醫院忙碌。今年32歲的她說:「沒有什麼,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家人都很支持,孩子有老人幫忙照顧。」同樣是母親的劉雙園來自泗涇醫院,提起家人,看上去一臉稚氣的她忍不住流下淚水:「本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什麼,結果今天早上出發時年幼的女兒哭得讓人心疼。」


為了國家 放棄小家

武漢疫情牽動人心。1月21日,區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醫生高得勇退掉了回老家山東的高鐵票,他對妻子說:「今年醫院肯定很多事,我就不回老家陪爸媽過年了,你和女兒一起回去吧。」一聽說上海要選派醫生支援武漢,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此去武漢疫區,他只告訴了妻子和長兄,還特地叮囑他們不要告訴75歲的父親:「爸爸年紀大了,不要讓他為我擔心。」

方塔中醫醫院呼吸科護士邢麗莎老家也是山東的,儘管家中孩子還小,同事眼中踏實肯乾的她這次也毅然報名去武漢支援。報名後,她也沒有告訴遠在山東的父母。遠親尚可隱瞞,但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兒子必然會惦記媽媽,她跟年僅3歲的兒子說:「媽媽要到外地去工作一段時間,你在家要乖一點哦。」當兒子問他為什麼要去外地時,她笑著說:「因為外地有很多人生病了,那邊的醫生阿姨忙不過來啊!」

區中心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盛春風生在湖北洪湖,在武漢大學讀書8年,得知有機會回鄉支援,她非常高興,就像圓夢一般。其實,即使她回到了故鄉,也可能進不了家門。

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群被稱為「戰士」的白衣天使,也會害怕、也有牽掛,但是面對疫情,他們不僅沒有退縮,很多人報名前甚至都沒來得及跟家裡人商量。祝福他們平安歸來,祝福武漢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群逆行英雄

期待她們平安凱旋!


醫師

柴麗莉

盛春風

高得勇

朱嗣偉

杜明

宋海峰

吳俊楠

護士

顧瑞蓮

趙小燕

姚暉

邢麗莎

吳海燕

王葉琴

唐彩芳

劉雙園

葉海燕

黃曉莉

李春花

於文傑


文字:王梅、王穎斐

攝影:秦天、張哲倫

視頻:秦天

編輯:韓佳怡、沈莉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Vkh7W8BjYh_GJGVUZ0N.html










消失的東外街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