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慢慢慢小姐
鯨看 | ID:hualujk
頻頻上熱搜的主持人,除去搞笑人士撒貝寧,也就是著名主持人董卿,總是憑藉自身的氣質和令人折服的素養,熱搜上高居不下,讓人稱道不已。
9月1日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致力於中小學生學習國旗下的故事,這個節目就上了熱搜,而節目主持人董卿上熱搜,也是意料之中。基本上,她主持過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歡樂中國行》節目,無一不被老百姓津津稱道。
連這個熱搜的評論,也都是清一色的稱讚。
反應強的主持人
說到董卿,就不得不提春晚。春晚是我們真正認識她的平台。
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央視春晚,接著長達十三年在央視春節晚會的紮根,讓觀眾從開始慢慢了解到這個新面孔,到後來,只要是春晚,必然期待董卿的亮相,這其中的變化,也是觀眾為她的主持風采折服的變化。
最最讓人稱道的是2007年歡樂中國行元旦特別節目中,即將跨年時,直播現場突然在時間把控上有失誤,有兩分鐘的空檔。導演在耳麥上讓董卿把握節奏,董卿開始不慌不忙的帶給觀眾新的一年的祝福。
耳麥里突然又出現導演的聲音:不是兩分半,只剩一分半鐘了」.
董卿正準備快速結束祝福時,耳麥又出現新的聲音:
「不是一分半,還是兩分半!」
董卿臨危不亂,走上舞台前方,給觀眾深深鞠躬兩次,然後用「歡樂的笑」「感動的淚」「奔波的苦」等一系列的排比句感謝觀眾,迎接新的一年。
在董卿的帶領下,新年倒計時來的剛剛好。
這次的春晚事故,也被稱為主持屆經典的「金色三分鐘」。
反應力極強的她,在春晚站住了腳跟。
知性才女
真正讓人印象難忘的還是國民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感受古人暢達的情懷,讓董卿在節目中,除了主持人的身份,她的談吐芬芳,也成為節目必看的吸引力。
當面對盲人父親的時候,她脫口而出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詩;
「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當聽說父親為給離家數千里的女兒譜曲時,董卿吟了首俄羅斯詩人的詩《我記得》;
「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灑在你的發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而每一期《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開場詞總會被人當成典範。
第四季的詩詞大會,第一場的開場詞,總是讓人耳目一新: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
詩詞大會的她,除了才氣還有人氣兒。
在選手因為一時失誤,沒能進入下一環節,她總會和全場觀眾一樣,惋惜不已。
當選手在飛花令上不敵對手,她也總是好聲安慰。
當看到一幕幕詩詞在身邊滑過,她總是能用詩詞賦上自己的感悟。
談吐中字字珠璣。
環球報道採訪她時,她曾經說過,她的臥室里沒有任何電子產品,沒有手機,沒有電視,臥室是純粹讓人放鬆的地方,她保持每天睡前讀書一小時的習慣,這讓當代多少人折服於此!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說的正是她。
不用說話,她在那裡站著,就歲月靜好。
創作者的思量
如果說其他節目都是央視選擇董卿,那《朗讀者》中,作為總導演和主持人的董卿,是她重新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一期是「遇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弦的遇見!
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紅樓夢中,寶玉黛玉初次見面時歡喜的遇見!
幸會!今晚你好嗎?這是羅馬假日裡,安妮公主稀里糊塗的遇見!」
這是董卿的開場白。一場遇見在她心目中變得動人心弦。
朗讀之前,總會與嘉賓有一場深入的交流,而董卿總是以傾聽的姿態,與嘉賓的會談,可以看出準備工作足夠充分。
《朗讀者》遵循的宗旨是「一個人,一段文。」
所請嘉賓有才華橫溢的作家,眼神都有戲的老戲骨,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文體界知名人士,也有身處平常生活的普通人。他們都有一段故事。
《朗讀者》採訪形式是訪讀+朗讀。
當許淵沖老師在談到自己的翻譯詩歌趣事時,將一首《別丟掉》翻譯後寄給自己追求的女同學,五十年後收到回信。而深入講到朗讀之詩時,突然潸然淚下。
真正的熱愛是浸入骨髓。
董卿在老先生旁的跪姿表明尊重。
當山花夫婦周小林、殷潔相濡以沫度過餘生時,以寫情詩,讀情詩為生活樂趣時,
董卿吟出沈從文「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深深理解他們的愛意。
腹有詩書氣自華,用來稱讚她,再也不為過了吧。
寄語: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非常喜歡董卿呢,歡迎在評論下寫出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