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客戶參觀工廠需要注意什麼

2019-07-26     焦點視界

客戶來中國,絕對不會是來旅遊的。客戶花時間參觀說明一定有意向,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抓住機會。

那些一天去五六家工廠參觀的客戶除外,他們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東西,只是為了看看供應商是不是工廠,工廠規模有多大,最後收集各家圖冊和報價,回去再慢慢考慮。這種客戶的成單率不會很高,而且大多以價格為主要決斷依據。

個人比較喜歡逗留兩個小時以上的客戶。當然,我們得想辦法讓對方留下來慢慢談才行。很多業務員在這一步犯了不少錯誤。客戶的每一個提問,我們都得要提供最佳的回覆。這樣客戶的滿意度就會越來越高。

讓客戶覺得你是他最好的選擇,是我們帶領客戶參觀工廠的目的。所以,從進工廠開始,每一步都是相扣的。我們要注意觀察客戶的反應。在介紹生產流程的時候,需要主動解決一些客戶可能會碰到的問題。

首先要注意的是,業務員不是導遊,參觀工廠的目的不只是為了介紹生產流程,而是要讓客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相信我們的產能、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參觀工廠必須要有條理。一般是從生產的第一步開始介紹。以我公司為例,從原材料開料、釘裝、封邊、開孔、批灰、打磨,到油漆、安裝、包裝,每一個步驟都要告訴客戶我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對於生產流程,我們必須做足功課,不要企圖矇混過關。除非客戶表明自己是第一次做這個產品,否則,他可能比我們更加專業。

我們公司的新人第一個月都會安排到車間去了解生產流程,這些基本功是必須要完成的。客戶願意相信我們,是因為我們的專業,對細節足夠了解。如果在參觀工廠時,客戶發覺業務員不清楚細節,做不了好的QC,就不敢下單。越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我們越需要全面了解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細節。

在介紹生產流程時,則要著重介紹細節,比如工廠有哪些規章制度、流程、保障,原料和配件是什麼樣的採購標準和質量。這樣一方面可以印證工廠的管理水平和實力,還能起到暗示我們的成本比別人高、從而抬高客戶心理價位的作用,為後續報價做鋪墊。如果最終的報價是正常水平,或者和其他同行差不多,客戶一聽就會覺得賺大了,很少還要討價還價。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在參觀生產流程的過程中,我們不必刻意告訴客戶我們如何解決產品的質量問題,只需要告訴客戶我們以什麼標準做QC。通過車間擺放的QC不通過的產品樣本,讓客戶親眼看到我們的驗貨標準即可。我們說的再多客戶不一定會信,但客戶會相信自己看到的,相信自己的判斷。

我曾經幫朋友的工廠做翻譯。他的工廠是一家國際家電品牌的代工企業。恰逢美國的總公司過來談深度合作,朋友準備了一個PPT介紹產品和來年願景。

在我帶客戶參觀生產流程時,我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工廠每兩個小時就有一次QC,大家在現場參觀了檢測的完整流程。原來每次檢驗都有表格登記,並附生產線工程師以及驗貨員簽名。客戶都驚訝他們做得這麼細緻。

我事後問朋友是不是故意為之。朋友說,他們的生產流程一直都這樣操作的,並不是故意給客戶看。難怪他們能夠為那麼大的品牌做代工!

我參考了他們流程,修改後融入到自己工廠的生產流程體系。以後每一次客戶參觀,我都會帶客戶特別是新客戶去看。

參觀時,每看完一個步驟,我都會問問客戶有沒有一些建議。適當的互動能夠讓客戶參與進來。我最怕的是那種一直悶聲不響的客戶,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我們必須要知道客戶的情況,再據此判斷有沒有機會,該不該報價。如果覺得客戶還沒有準備好,那就不必報價,因為報了也沒用。

一般情況下,參觀完一個生產步驟,我除了問客戶滿意度,還會半開玩笑地問客戶預備下多少貨櫃的訂單,正常情況下客戶都會說:"你開玩笑的吧。我都還沒有看到你的報價。"

客戶這樣回復,是代表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接下來就看價格了。

報價時,有一個可以留意的小動作,客戶聽到價格後雙手環抱自己,代表不同意,覺得貴;反過來,如果報價之後,客戶放開雙手,表現得比較放鬆,代表價格在他的考慮範圍內,可以接受,此時訂單八九不離十。

如果這個時候客戶提出更多的問題,而我們能夠回答到客戶滿意,應該再大膽地追問:"如果這些問題都能夠解決了,是不是可以下單了啊?多少個貨櫃?"再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把客戶當成遊客,他們是有採購任務的。

業務員提醒客戶下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銷售最重要的一環,就是Closing。Closing就是問客戶,你準備下單多少?沒有Closing,銷售就不算完成工作。難道要等客戶參觀完,拿了圖冊和報價單,送客戶回酒店或去下一家工廠?

我發現業績好的業務員都能在最後時刻敢對客戶問一句:你今天下單嗎?下多少單?

只有在面對客戶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幫客戶解決問題、讓客戶下單。客戶一旦離開了工廠,機會就少了。當然也有客戶會回去慢慢考慮之後才下單的。但假如提前問了,客戶可能改變主意,現在就下單呢?

很多業務員不敢問這一句非常重要卻簡單的問題。當我們把問題拋給客戶,只有兩個答案。一是現在不買,回去考慮一下;另外一個是,好的,我準備採購什麼什麼,數量多少多少。

作為業務員,是不是第二個更好?其實,兩個答案都是好的答案。因為就算客戶說要回去考慮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客戶還要考慮什麼,如果是價格的問題,現在就可以給出一個不錯的折扣,而且只在今天才有。最怕不是價格的問題,大家連談的機會都沒有。那樣的話,不是質量問題就是生產問題,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車間是討論並解決這些問題的好地方。

想要獲得更多乾貨?那就關注《焦點視界》微信公眾號(focusvision)吧!


(本文首發於《焦點視界》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ROlYmwBUcHTFCnfKP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