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小叔子買房,卻對我們不管不問,沒想到報應來得那麼快」

2019-12-26     小潘談情說愛

女性來信

蔣慧玉(化名)口述

關鍵詞:婚姻 婆媳



結婚將近十年了,從最初的啥都沒有,到現在的有車有房,生活比上不如比下有餘,還算過的去,生活基本穩定了,我們一直都是我在家專心帶孩子,孩子爸常年在外地掙錢,一直過著兩地分居的日子,雖然苦點,但是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這些都不是事,再苦再累,畢竟是為了我們這個小家,我無怨無悔,沒怨言,公婆不管不問,甚至還起壞作用,中間使絆子,說我這不行那不行,說我娘家什麼都不是。

我們吵吵鬧鬧,九年多過去了,生分的很,見面也只是禮貌的喊聲爸媽,不看這個面子看那個面子,老家大小事,我還是會幫著他們打理的,讓他們不失面子,畢竟公公是個要面的人。

怎麼說呢,不是不去計較,我沒那麼大度,我也不是什麼聖人,表面上大小事不失分寸,但是我心裡有數,我都記著呢,公婆對老二家所做的一切,相對於我家,我家就不足一提,又是給他看孩子,又給他買房子,背地裡給他錢,我們就不從知曉了。

在他們看來,老二家不好過,呵呵,就應該對他們那樣,他們兩口子都是大學生,最近都在考事業編,我們呢,我不上班,孩子爸15歲就出去打工,沒啥學歷,我對象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他父母卻看不到,他們只是看到我們日子比老二好過點,其實我們負擔也挺重,我們兩個兒子,老二是一個兒子,也都三歲了,長遠來看,他們如果都是事業編的話,日子有可能會比我們過的輕鬆。


現在呢,公公自己瞎作,要錢沒錢,工作也沒有,才50多一點,老二家呢,老二媳婦考了兩三年事業編考不上,現在在鎮上當代課老師,老二考了也沒考上,辭職一年在家學習考事業編,家裡人勸他上班考事業編,他不聽,非得辭職在家學習,無奈的一家人呢。

有事都說自己沒錢,其實我們也沒錢,今年特緊吧,趕上裝修房子,出錢的時候,我們自己拿錢,老二說沒錢,有錢還我們,孩子爸背地裡拿錢不讓我知道,他說他都是刷的信用卡,他也沒錢,呵呵,多可笑的一家人。

我心裡的怨恨,不是一天兩天,孩子爸騙人一次又一次,公婆自己作的啥都沒有了,老二家只說自己沒錢,我對他們家裡的人失望透頂,好想逃離,本以為十年了,好不容易熬出頭來,可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沒成想他們那種無賴樣,噁心至極。

我跟我婆婆也有矛盾,在我最難的時候,他家給我捅刀子。我的意思是,勸你換個思路去解決問題,首先少讓自己生氣,身體氣壞了是自己吃虧,其次,如果在某些事上,你杜絕不了你老公的行為,就要想辦法讓他來承擔責任。

:我老公現在個月,應該都不到5000,工作調動以後,不在一線,賺錢也少。我現在想的是,他賺錢,無論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他都有一定的支配權利。只要他把家裡該出的那部分出了,其餘的自己支配的部分,給別人他就少花,他有困難就自己忍著。



小潘工作室回復

一碗水不能端平,是一個大家庭出現矛盾的根源。其實,在公婆看來,長子為父,理所當然承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但這都是傳統的思想,很顯然不適合當代婚姻生活。長子早早退學,一人在外打拚,含辛茹苦賺錢,成家立業,的確有責任給父母養老,但是沒有責任給已經成年的弟弟錢花。

弟弟已經老大不小,結婚生子後,沒有經濟來源,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作為親人,會幾次出手相助,但不可能持續性無條件自助。俗話說,救急不救窮。一個年輕人,如果靠父母以及長輩的救助生活,那麼是在往生活的深淵走去。換而言之,你公婆對小叔子的袒護與偏愛,也正在一步步將他推入生活的深淵。

成年人的世界,真實而殘酷。他需要你毫不軟弱的站起來迎接所有的困難和不如意,我們要面對生活中一切突發事件和不如意,如果不能學會堅強的應對眼前的一切,那麼生活對你而言就是地獄。

丈夫是責任心很強大男人,其思維方式因為受到原生家庭的教育,也會不停的給予原生家庭親人幫助;但是,你小叔子一家就像無底洞,作為年輕人不自己站起來,靠別人扶著,永遠學不會奔跑。所以,你將丈夫賺來的錢分為兩份,一份大頭作為保管,存起來,另一份,可以讓他自由支配,這一點你做得很好,值得其他已婚女人學習。

因為與家人之間的矛盾不能以偏激的形式處理,強硬的碰撞,只是兩敗俱傷,家庭之間傷了和氣,不僅會讓外人笑話,自己也不會過得開心。比如說,婆媳關係。明面上,婆婆已經在袒護小叔子一家,一碗水不能端平,這個時候,你如果去斤斤計較,那麼會讓丈夫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而適當的放寬丈夫的經濟自由,會給丈夫尊嚴和顏面,但是,也必須讓他明白,小叔子作為成年男人,必須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肩負家庭的幸福,而非靠父母以及哥哥的幫襯。

一個大家庭之中,婚姻里關於愛情的分量會不斷被淡化,而關於責任的重量會不斷上升,所以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大家庭中,處理好親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夫妻關係的發展。如果親熱之間矛盾四起,那麼夫妻的矛盾也會因此的產生。其實,婆媳矛盾的實質性原因有很多,但終歸離不開這四個字——代溝差異。因為年代差異性太大,所以不同的生活教育成長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


以往的父母輩,不在乎愛情有多重要,能過日子,有錢賺,有飯吃,全家健康就行;而現在的8090後一代,卻十分看重婚姻的愛情和精神契合程度;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無法達到精神上的愉悅,那麼也就不能過一輩子。

其實不論是老一輩的愛情觀,還是現在年輕人的擇偶觀,都是有些極端的,婚姻是需要忍的,夫妻之間沒有完美的契合,而真正的靈魂伴侶也是少之又少;當然,如果凡事都忍,底線與原則也不要,那麼婚姻也是過不下去的。

再說回你的婚姻。從來信中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你與丈夫之間的感情穩定;但是長期的兩地分居,也是當下婚姻里的一個巨大隱患。眾所周知,夫妻兩地分居,有很多的壞處:加深孤獨感,提升出軌率,以及削弱夫妻之間的感情。雖然你們的婚姻現在看起來穩定,但是當有些你還沒發現的「負面」浮出生面,可能生活就此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不論是做事業還是經營婚姻,都要做到防患於未然。要把婚姻破裂的風險降到最低。現在你的孩子正處於成長的關鍵解讀,父愛也會顯得尤為重要,中年人生就在眼前,你們也應該學會轉型,如何結束兩地分居狀態,並開啟新的謀生規劃。

至於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不要太近,不要太遠,因為畢竟是家人,疏遠會影響家庭和睦氣氛,太近反而會產生心的矛盾。所謂家和萬事興,有事情可以退一步忍讓,但是有些事情要秉承原則,做事做人,面對不公特別是家庭里的不公,不能一刀切,而是循序漸進的改變當下的局面。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也說,若是小叔子與妻子都考上事業編,興許日子會好過很多,若是那時,他會主動幫助你們麼?所以,既然是家人,就不能把關係搞僵,人情世故,是微妙的。就要花心思去處理。

配圖均來自網絡,網友來信為真實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QXYRG8BMH2_cNUgMg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