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在戲曲文化中,臉譜文化也占有了很重要的部分。每一種戲曲表一種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
而臉譜中使用的顏色,也蘊含一些不同的意義。
臉譜常用的顏色有紅、黑、白、綠、藍、黃、紫和金、銀等。
紅表示忠義、勇武,如關羽、姜維、關勝;
黑表示剛毅、耿直或粗莽而誠摯,如張飛、焦贊、李逵;又表示鐵面無私、公正剛直,如包拯;
白又分水白和油白,水白表示奸詐、多謀,如曹操、潘洪、嚴嵩;
油白表示狂妄驕縱或剛愎自用,如高登、馬謖、項羽;
綠表示粗豪、暴躁,如年輕時的程咬金、青面虎;
藍表示豪爽、驍勇、羈傲不馴,如單雄信、竇爾敦;
黃表示暴烈、彪悍或工於心計,有凝練之氣,如典韋、宇文成都;
紫表示穩健、持重、靜穆,如廉頗、常遇春;
金、銀表示莊嚴威武,為神佛人物,如二郎神、如來佛是金臉,哪吒是銀臉。
京劇臉譜的色畫方法,基本上分為三類:揉臉、抹臉、勾臉。臉譜最初的作用,只是誇大劇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紋理,用誇張的手法表現劇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徵,以此來為整個戲劇的情節服務,可是發展到後來,臉譜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由淺到深,本身就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為表現手段的圖案藝術了。
學畫更多零基礎教程,請關注老王教畫畫公眾號(名稱:老王教畫畫,ID:jh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