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 填補呼吸內鏡診療技術空白

2019-08-09     魯網菏澤新聞中心

魯網菏澤8月9日訊(記者 洪常良 通訊員 陳國棟)8月6日,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菏澤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為一病人成功做了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TBNA),這也是該院首例,填補了醫院在呼吸內鏡診療相關技術上的空白。

據了解,家住菏澤市區72歲的李大爺自十餘年前咳嗽、咳痰,伴有胸悶不適,在當地醫院就診,給予相關對症治療後,病情好轉,且患者戒煙後,自感不適症狀未加重,雖然活動後有加重趨勢,但患者未予重視,未診治。後來,李大爺又於2月余前受涼後出現咳嗽、咳痰,伴有胸悶不適,咳痰呈白色粘痰,早上咳痰量增多,活動後胸悶不適加重。在當地醫院就診10餘天后,效果不明顯,仍感有胸悶不適,活動後加重,休息時有氣短,痰量少等症狀。

8月3日,為求進一步診斷,李大爺因胸悶不適,活動後加重,休息時有氣短,痰量少症狀,到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就診,並於當天以「慢阻肺並急性加重」收住入院。

「患者當時來到以後,經檢查,一看情況不是很好,就立刻為患者安排了住院,住院以後又為患者安排了胸部CT,結果顯示是腺瘤,為求確診,經與家屬溝通,為患者安排了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一病區主治醫師吳常柱告訴記者,這也是牡丹人民醫院首例。

據介紹,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是應用一種特製的帶有可彎曲導管的穿刺針,通過纖維支氣管鏡的活檢孔道送入氣道內,然後穿透氣道壁對氣管、支氣管腔外病變,如結節、腫塊、腫大的淋巴結以及肺部的病灶進行針刺吸引,獲取細胞或組織標本進行細胞學和病理學檢查的一種新技術,廣泛應用於緊貼氣管、支氣管周圍病灶的定性診斷,並使支氣管鏡技術參與到惡性腫瘤的臨床分期。該技術克服了常規纖支鏡檢查的不足, 極大地拓展了纖支鏡的應用範圍, 而且只需局麻下進行, 創傷及風險小, 費用低, 患者易於接受。

據了解,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將進一步把呼吸病介入醫學做大、做強,同時開展氣管支架植入術、氣管內腫瘤支氣管鏡下電凝電切術等新技術。屆時,將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更好去服務周邊百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E2Od2wBvvf6VcSZBe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