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調查表明:童年時期有這5個特徵,孩子長大後容易成功

2020-10-14     群美育兒

原標題: 哈佛大學調查表明:童年時期有這5個特徵,孩子長大後容易成功

引言:

每個人生下來,父母的期許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一個成功的人。可這世上哪有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事呢?

美國著名哈佛大學就曾經做過專業的調查,他們抽查了1000多位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在這些人中,他們發現大部分人在童年的時候都有著這幾個顯著特徵,長大後這些技能特徵也幫助他們獲得了現在的社會地位。

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 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備以下這些特徵。

(1)懂得調節自我情緒,情商高

心理學家丹尼爾研究證明: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80%是來自高情商,只有20%是靠的智商。

情商高的人懂得如何去妥善自己的脾氣和性格,會讓人覺得比較好相處,而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很容易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心情,以及對一件事物的判斷,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身邊的人造成影響,所以哪怕這樣的人智商在高,但是也會遭周圍人的孤立。

(2)具備較強的適應力和抗壓力

現在遇到很多孩子因為學習跳樓或離家出走,父母也很疑惑,自己孩子為什麼這麼衝動呢?

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的抗壓受挫能力太差,遇到問題只會逃避,所以在遇到問題時就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解決。

但是孩子卻不知道,成長的道路上肯定要經歷風雨的,只有讓孩子親身去體驗這個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出經驗,他才能在這樣經歷中慢慢長大,強大的自己的內心,以後到了社會上在面對各種難題時也能有好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

馬雲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他大學畢業經歷了幾十次的面試失敗,最後命運逼著他去創業,有幸他真的成功了,所以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給自己好的收穫。

(3)從小就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學會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去解決,這樣也能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從小主動幫助家裡做家務的孩子,在長大後遇到任何問題都會主動去解決,不會逃避責任,而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只會依賴別人的幫助。

(4)對事物專注度高

要想成功,首先要學會堅持,只有對一件事物堅持自己的想法,努力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告訴他們做任何事情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只會讓自己一事無成。

所以在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能夠專注的玩玩具或者看書寫字,給孩子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

(5)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想法就會比其他人靈活,他們經常語出驚人,說出對某件事物自己的獨特看法,這個時候要鼓勵孩子大膽想像,不要用常規的教學手法固定了他們的思維和想像力,因為敏捷的思維能幫助他們在未來工作中比其他人更加有魅力和創造力。

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童年更好的獲得這些技能?

(1)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

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也要讓自己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看法和見解,這樣也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首先自己的修養提高了,孩子才能把父母作為榜樣,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2)父母學會妥善處理自己的脾氣

當孩子惹自己不高興時,先不要急著對孩子發火,這個時候要學會放鬆自己,因為你發火會讓孩子覺得以後自己遇到事情,也只會用大吼大叫去解決,如果你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比如看場電影放鬆一下,這也是提高情商的一種辦法。

(3)多帶孩子外出走走

家長在節假日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外出旅遊,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看的多才會學的多,眼界才能更高,思維也會更加活躍,千萬不要孩子整天關在家裡死讀書,這樣很容易把孩子培養成「書呆子」。

(4)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

有很多事情,父母要相信孩子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家長讓他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他們堅持做成功以後就會覺得很自豪,也會更加有信心面對未來所遇到的問題。

孩子的童年會影響他們的一生,童年幸福的孩子長大後往往都會更樂觀積極,所以他們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收穫成功。

結語:

有遠見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不僅自己要奮鬥學習,父母也應該更加努力。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CJZJ3UBd8y1i3sJyTV2.html